无私奉献,舍我其谁,对别人忠心耿耿,永不变心。
其实这句话最早是形容三国时期的蜀国丞相诸葛亮。公元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因病去世,临死前,他知道太子刘禅软弱,于是就托孤给诸葛亮,让他辅佐太子,早成霸业,让蜀国一统天下。尤其他还说:“如果太子刘禅可以辅佐 ,就辅佐了,如果太子不才,丞相可以自立为成都之主。”诸葛亮听了,吓得扑通一声跪下,不停的磕头,告诉刘备他一定用心竭力辅佐太子,为蜀国奔走效力。
而后,诸葛亮也真的做到了多年如一日,认认真真教刘禅,打理蜀国,虽然刘备允许他取代刘禅,可他直到去世那天也没有这么做,最后,诸葛亮积劳成疾,七星灯续命也因为魏延的捣乱未能成功,终于在公元234年10月8日和刘备一起走了。
如今诸葛亮已经走了将近1800年了,可是他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永远为世人传颂,成了对忠臣的赞美之语。
我觉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臣子为国尽忠的精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意思是: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一心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总理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一生勤勤恳恳,呕心沥血,彰显了他崇高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