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代甲骨文中,“家”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宀” (房屋的象形)中的豕为雄性的(腹部有突出的雄性生殖器),另一种较简单的写法,不强调性别,突出雄性生殖器的“豕”应是“豭”的象形初文,是兼称声符的。而不强调性别的“豕”则是省形。
到了周代金文中以不强调性别的写法为主,后世的“家”字就是由这种写法演变而成。在商代甲骨文中,“家”中的“豕”大多是画出猪体的轮廓,也有只画出猪体的线条的,周代金文的“家”是由这种简便的写法演变而成。在甲骨文中出现了省略像豕的前蹄的笔画的写法,但周代金文则是由甲骨文的完整写法演变而成。另外,在周代金文中“豕”的原像猪的后蹄和猪尾的笔画是连成一笔的,一直到西汉隶书中才分成两笔,到了东汉隶书中又分成三笔,书写更便利了。
甲骨文写法:
「家」 甲207合20268
家
jiā ㄐㄧㄚˉ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
居住:“可以~焉”。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祖。~父。~翁。~母。~慈。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畜。~禽。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农~。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行(háng )~。作~。科学~。
学术流派:儒~。法~。道~。墨~。纵横~。诸子百~。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人家。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