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这个问题本身就并不理性。
严格来说,应该是大多数女性更偏向感性思维,大多数男性更偏向理性。如果同样的人群横向比较,偏向感性的女人比男人数量更多,但并不能说明一个女人比一个男人更感性。
理智和情感影响着每一个人的思考和判断。对待一件事情,抛除个人情感,客观分析它的成因、发展趋势,潜在的环境影响,来判断它的未来走势,把问题集中在事态本身上,就是理性思维;对同一件事情,不去做分析,只从个人喜好、偏爱,感觉舒不舒服去判断它的好坏,把根源聚焦在自己的情感上,决定取舍,就是感性。
感性或者理性没有好还是不好,只有适不适合。
感性思维不太适合解决的问题,比方说,要搞一项个人理财投资,去看大盘走势来推断哪种投资更为合理,看财经新闻关注每日变化,再努力学习了解各行业的发展空间,再根据社会新闻推断哪些方向更为有利,或者会突然遭受怎样的冲击,最终决定投资黄金,这是理性思维。而那种“我觉喜欢黄色,我觉得黄金一定会升值,黄金饰品也很好啊,买别的也没用”,最终决定投资黄金,这是感性思维。如果黄金升值了,理性投资的人赢在智慧和努力,感性投资的人赢在运气。如果黄金跌了,理性投资的人判断中一定出了差错,或者有突如其来的市场意外情况,感性投资的人则是活该啊。
理性思维的不太适合解决的问题,比方说,去听一场音乐会,或者看一场电影,在别人都在为艺术感动的时候,自己在那里较真地计较,为什么他要把那个音的时长拉长了一倍,为什么他要把强音这样处理,不符合原谱啊。为什么这个女主角要拼死保护男主角,如果她先换个思路,再能那么做,两个人都能得救,这剧情不合逻辑。艺术本来就不是绝对的,太过理智的分析和较真,都会让艺术失去原本的魅力和感染力。
但是生活中,除了科学,很少有绝对感性或者绝对理性的问题,所以理性和感性总是相辅相承来帮助思考的。比方说高考报志愿,只看专业前景不行,还得看自己喜不喜欢,适不适合;一门婚姻,不仅要看两人是否相爱,还要看三观是否契合,多少也得考虑下是不是门当户对;一份工作,不仅要看薪水,前景,也得看自己干不干得下去。对待感情问题更理性一些,对待现实问题更感性一些,反而会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说,一个人更感性或是更理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处理好理性和感性的关系,需要用恰当的逻辑面对问题,心理上也不要让自己太委屈或者太得意,就可以了。简单来说,这就是聪明的做法。
当然极端的人也不是没有,纯粹理智的人,比如《生活大爆炸》里的天才谢尔顿,在理论物理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生活中却几乎处处惹人讨厌,但也有他可爱之处。纯粹感性,没有脑子的,比方说毛姆笔下《狮皮》中的弗雷捷斯太太,傻白甜代表人物,但她……是个好心的女人。
顺便一说,直接根据性别判断一个人是感性还是理性,本身就是不理性的做法。有点不客观,不实际,但也并不讨厌。
这个嘛。男人比较大大咧咧,擅长感性。女人则是比较细腻,擅长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