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文学家范仲淹,自小生活困苦,两岁父亲去世,为了生活,他母亲带他改嫁,在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之后,更加刻苦读书,他每天只煮稀粥,早晨煮好粥,划出几块,一顿只吃一块,第二顿吃时,粥已经凉了,有同学看到,把自己的好饭菜让给他,怕自己习惯享受不能再吃苦,他拒绝同学的好意。就这样,他终于科举入仕,终成一代名臣,大学问家。
划粥割齑
拼音:huà zhōu gē jī
释义:意思是等粥冻结后把粥划成若干块,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形容十分刻苦。
典故:范仲淹不到3岁时,父亲因病故去。他随着母亲改嫁到朱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他常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他片读不懈的精神,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和切成细末的咸菜一起吃,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划粥割齑的美誉。古文为:“日作粥一器,分四块,早暮取二块,断虀数茎,入少盐以啗之。如是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