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邢台日报-邢台网
用上集中供暖,家里超暖和,天寒地冻时,最喜人的便是一个“暖”字。家里暖和了,即使在冬天,也生机勃勃。
南和区胡秋风家变热闹了,左邻右舍来串门,欢声笑语一阵又一阵,往年的冷清一去不返;少了煤灰,临城县侯国涛家如同换了样,客厅窗明几净,厨房锃光瓦亮;襄都区姚凤苏家中的绿萝,鲜绿茂盛,栽种的蒜苗也长了两乍高……
或实现“双代改造”,或用上集中供暖,今年,更多邢台人彻底和“烟熏火燎”做饭、“乌烟瘴气”取暖的“炊烟时代”说再见。“外面冷呼呼,回家暖洋洋”,他们说,今年真享福了。
邢台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瑞超
通讯员 王永周 郝晓磊 文/图
欢声笑语
来串门的街坊多了
随着“啪”的一声响,淡蓝色的火苗窜了出来。刚过11点,南和区郝桥镇大林村胡秋风便忙了起来,她熟练地拧开燃气灶开关,开始炒菜做饭。“和几个邻居约好了,今天中午在我家吃饭。”
嫁到大林村近30年,胡秋风和街坊们早就成了朋友。去左右邻居家吃个便饭是常有的事儿。可一到冬天,家家用煤取暖,处处都冷,串门吃饭的事儿谁也不提。
“今年不一样了,安装上了燃气壁挂炉,做饭取暖都方便了。更重要的是家里干净了,朋友们来了也有面儿。”胡秋风家中几个房间均安装了暖气片,每组暖气片均有阀门,可根据取暖需求自由控制。
胡秋风介绍,打开通气十分钟,暖气片就能热乎起来。现在,在家脱下厚衣裳也不冷,干活也很轻便。一进客厅,朋友们第一句话,便是“真暖和”。大家脱下棉服,洗菜、择菜,忙活起来。做好饭,大家围在一起边吃边聊,哪里有好工作了,村里又发生了哪些新鲜事儿,几个女人在一块,总有说不完的话……
生机勃勃
栽种的绿植都活了
12月6日8时许,吃完早饭,收拾好,襄都区烟酒公司家属院76岁的姚凤苏便给种植的绿萝浇水施肥。用上集中供暖,暖和了,肯下床了,姚凤苏就多了一个爱好,种植花草。绿萝的叶子长长了,看着让人欢喜,旁边的几盆蒜苗也窜到两乍高。姚凤苏嘀咕,刚剪了,这蒜苗咋长这么快。看到室内温度计显示22度,姚凤苏露出笑意。
烟酒公司家属院是个老小区,往年,姚凤苏开空调取暖。老人俭省,怕费电,只有孩子们过来时才开空调。平常和老伴在家,两人穿两层棉服,晚上睡觉盖两层厚被子。孩子们想让老人搬走,老人习惯在这里生活,总是推脱。今年,用上集中供暖,老两口的生活大变样。“哪哪都舒服,哪哪都顺心,真享福了。”姚凤苏说,老伴腿疼的毛病也犯的少了,洗澡暖和了,做饭不受罪了,自己还培养了一个爱好。
这几天,姚凤苏和老伴要出门,买个种菜盆,在上面多种些青菜……
锃光瓦亮
屋子院落干净了
12月5日晚上六点,临城县灰卜村侯国涛下班回到家中,掀开门帘,一股热气迎面而来,侯国涛心里感觉热乎乎的。一进屋,他便脱下厚厚的羽绒服,穿着“单薄”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一点儿也不冷,如果扫下地身上还会冒汗。”去年,侯国涛家中还用煤做饭、取暖,那时他最怕过冬,到处脏兮兮不说,“穿着大袄围着火炉才觉得暖和”,更别提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了。
今年年初,侯国涛得知村里开始实施“电代煤”,和家人一商量,全家举手赞成,他便赶紧报名。“原来家里没个干净的时候,刚扫完地,就落一层灰。”侯国涛笑着说,虽然现在自己变懒了,不经常打扫,但院里院外却是干干净净。
家里开始用电取暖,家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最令侯国涛感到高兴的是孩子不赖床了。“用煤取暖时,早上屋子里冷,孩子不愿起床。现在一天到晚温度恒定,孩子说起就起,我们省心不少。”
想着干净的屋子,侯国涛筹划着再购置几件家具,提升室内档次……
相关新闻
让百姓温暖过冬、清洁过冬、安全过冬。今年,本市高标推进“双代”工程,共完成农村地区双代改造63.8425万户(气代煤52.6336万户、电代煤11.2089万户)。
在工作中,市气代煤电代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全省率先研发双代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双代用户“电子档案”,做到了历史数据处理、农户信息采集、设备企业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双代用户精准化、精细化管理。省双代办刊发简报,在全省推广。
同时,实施供热改造。市区敷设供热管网5.7公里,改造老旧供热管网35处,新增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新建换热站12座;提高安全清洁取暖保障水平,县城建成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