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羊驱虫最简单的方法,伊维菌素正确驱虫法

首页 > 生活和情感 > 作者:YD1662023-04-17 06:27:49

给羊驱虫最简单的方法,伊维菌素正确驱虫法(1)

(一)羊体内寄生虫病

1、肠道线虫

(1)病因 寄生于羊消化道线虫种类多,常见的3-5种,一般10多种。当羊体内寄生虫种类少,虫数不多,膘力在中等以上时,羊表现临床症状不明显,当种类数量增多时,临床症状才明显。因此,定期驱虫是养羊必须进行的主要工作。

(2)症状 病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拉稀,便秘,粪便带血,顽固性或周期性拉稀,羔羊、幼羊生长缓慢,被毛干枯,不光亮,成年羊消瘦,肥育困难,母羊少孕或不孕。若饲养管理差的情况下,病势加重,极度衰弱,贫血、颌下、胸腹部水肿,最终卧地死亡。尸检,可见消化道各部有大量虫体。

(3)防治

①每年四季季末,给整体羊群各驱1次虫。

②羊粪全部堆积发酵或在侧所,沼气池内、注入相关*虫卵消毒化学药品,草场定期轮牧,不在低洼潮湿脏水处放牧,阴雨天和露水季节稍迟放牧。

③治疗:采用广谱驱虫药或选择性地用抗蠕敏,敌百虫,左旋咪唑灌服或注射。

2、绦虫病

(1)病因 含虫地螨被羊采食后而发病。

(2)症状 食欲下降,饮欲上升,贫血,拉稀,粪便常有白色节片,有时出现痉挛或回旋运动或头部后仰。病末期,常因衰弱而卧地不起,多将头折向后方,常作咀嚼运动,口周围有许多泡沫,然后死亡。羔羊受害最为严重。

(3)防治:

① 避免在早晨、黄昏、雨天、低湿地放牧。

② 舍养改为放牧时要驱虫,放牧一月驱两次虫,一月后驱三次虫

③驱虫后的粪便要集中堆积发酵或沤肥,至少2-3个月才能*灭虫卵。

④ 采用口服丙硫咪唑、硫双二氯酸。采用上述粪便处理方法。

3、棘球蚴病

(1)病因 由棘球蚴虫期引起发病,成虫常呈白色或黄色、长、偏平形寄生于猫、鸡、牛、羊等畜禽内,随粪便排出虫卵污染水草而感染。

(2)症状 发病初期和病轻者无明显症状,严重者被毛逆立,常脱毛,消瘦、贫血、呼吸困难;肺部感染时,咳嗽,咳后往往卧地不起;肝感染时,消化不良。

(3)防治

① 定期给易感动物(如猫、犬等)灌服丙硫咪唑片或广谱驱虫药,驱除的虫体应集中烧毁或深埋。

② 遇患有虫体包囊器管的羊内脏器管或其他感染动物器管,采取集中烧毁深埋处理。

③ 必要时采取手术摘除被感染器官,严禁用感染的动物肉喂犬。用吡喹酮治疗,每千克体重5-10毫克,一次服用,或用氢溴酸槟榔碱每千克体重1-4毫克,绝食12-18小时后口服。

4、脑脊髓丝虫病

(1)病因 由寄生羊脑脊髓丝虫和牛腹腔内成虫产卵,随血液循环到全身时,当蚊子叮咬病牛将虫卵带入羊体而发病。

(2)症状

① 当病羊发生临床症状时,表现抽搐、嘶叫等一系列神经症状。

②急性:突然卧地,不能起立,眼球上转,颈部肌肉强直或痉挛,而且表现倾斜,健肢抓褥单,兴奋、*乱及叫唤等神经症状,头部卧地不住地抽搐,导致眼球受到摩擦而充血,眼看周围皮肤磨破,严重者引起结膜炎。

慢性:腰部无力,步态踉跄,横卧地上不能起立,但食欲及精神正常,时间长则逐渐发生褥疮,食欲下降。

③病常发生于后肢,有时见于同侧两肢,此时无影响,只是影响形象,如向南走时,头向东南,尾向西北。

(3)防治

① 防蚊:远离养牛场(远500米以上),蚊发期,将公羊、小羊和干奶母羊赶到高原处放牧,羊舍内应保持干燥,并在羊入舍前进行驱蚊处理。

② 注意在羊发病前*死体内感染的虫体,在虫体未进脊髓前注射海群生锑剂。该病的潜伏期最短为15天,一般20-30天,故在蚊发期每20-30天中,进行2-3次注射锑剂预防(5-6mg/kg,分两次注射)

③ 病羊口服丙硫咪唑片,注射盐酸左旋咪唑针剂等。

5、肝片吸虫病

(1)病因 肝片吸虫为雌雄同体,牛、马、猪、兔等动物和人共同感染发病,初虫寄生于螺蛳体内。羊由误食被感染的水草、幼虫随之进入肝脏、胆管生长而发生,虫体呈“木耳”状。是养殖业最大的危害性寄生虫。

(2)症状 急性型为体温升高,腹痛,腹泻,黄疸,神差食减,口眼粘膜苍白,3日—5日内死亡。慢性型为贫血水肿,毛乱,进行性消瘦,消化紊乱,便秘腹泻交替,严重者颌下、眼睑、胸下水肿,最后死亡。(主要以瘦,贫血,水肿,消化紊乱为特征)

(3)防治

①消灭螺蛳,不在低洼潮湿地方放牧。

②可用丙硫咪唑片、硝氯酚、硫酸二氯酚、抗蠕敏等定期灌服驱虫。

6、羊球虫病

(1)病因 由艾美球虫寄生在小肠粘膜上皮引起发病,1岁内羔羊症状明显。

(2)症状 以粪便带血、恶臭为特征。食欲废绝,饮欲上升,可视黏膜苍白。体温先上升后下降,主要特征是急剧下痢,羊肚胀,耐过羊可产生免疫性。

(3)防治

①成年羊为主要带病者,故将羔羊和成羊隔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舍内用具用70-80℃以上的水消毒。

②以呋喃西林、氯苯胍、莫能菌素等驱虫。呋喃西林用量按每千克体重7-10毫克,口服,连用7天。

常用驱虫药物

为了获得最佳的驱虫效果,在药物选择和应用上应遵循广谱、高放、低毒的原则。根据建三江绒山羊养殖实践,常用驱虫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丙硫苯咪唑(肠虫净、抗蠕敏):为体内蠕虫广谱驱虫药,可驱除体内线虫、绦虫、吸虫,它主要用于羊群的春季驱虫。成羊10-12片/只,育成羊5-6片/只,内服。

伊维菌素(伊力佳)为广谱体内外驱虫药,可驱除体内线虫及体外虱、疥癣、痒螨等,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驱虫药,对孕羊比较安全可靠,广泛用于春、秋两季的驱虫, 每只羊按体重0.02ml/kg皮下注射。目前该药在市场有多种商品名称,如大地维新片、三马先锋等,其主要成分是伊维菌素。

阿维菌素(市场上有害获灭、虫克星、阿福丁、阿力佳等商品名):方法及效果基本上同伊维菌素,其特点是广谱抗虫,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等特点,对绝大多数线虫、体外寄生虫及其他节肢动物都有很强的驱*效果(虫卵无效)。主要用于春、秋季驱虫,每只羊按每千克体重0.02mL用量皮下注射,切勿肌肉、静脉注射。

碘硝酚:该药是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可有效驱除体内线虫及体外虱、 疥癣等,是最常用的一种驱虫药,对孕羊比较安全可靠。按每只羊每10千克体重0.5mL皮下注射

硝氯酚:主要用于驱除体内吸虫( 肝片吸虫、双腔吸虫等),用于低湿沼泽地区的春、秋驱除吸虫,效果明显。剂量:大羊2片/只,小羊1片/只,内服。

吡喹酮可驱除脑包虫及多种寄生虫,每千克体重40-80mg,一次口服,连用 3-5日。

注意事项

在具体驱虫工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驱虫必须是健康羊只,对于病羊要治愈疾病后再驱虫,严格按厂家**剂量使用,不可随意加大给药量。

(2)春季初生的羔羊,一般在当年的9-10月份进行首次驱虫。幼羊在秋季受到断奶等营养应激,易受寄生虫侵害。因此秋季要进行保护性驱虫。

(3)妊娠母羊可安排在产前一个月、产后一个月各驱虫一次,不仅能驱除母羊体内外寄生虫,而且有利于哺乳。并减少寄生虫对幼羔的感染。剂量按正常剂量的2/3给药。

(4)驱虫时先做小群试验,无不良反应后方可进行大群驱虫。

(5)驱虫时先驱大羊,后驱小羊。

(6)准备解毒**。驱虫后,要密切观察羊只是否有毒性反应,尤其是大规模驱虫时,要特别注意。出现毒性反应时,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毒性反应。

(7)驱羊体外寄生虫在第1次驱虫的7-10天后,再重复用药一次,以巩固疗效。

(8)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只的体质和抗病力。保持羊圈、运动场等环境的清洁卫生。要认真进行场地清扫和消毒,以便把随粪便排出的虫体及虫卵一起清除掉,放牧的羊只要留圈3-5天,将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如有条件,应对粪便中寄生虫卵定期监测。同时要消灭中间宿主,并注意搞好饲料、饮水卫生,避免虫卵污染饲料和饮水。

给羊驱虫最简单的方法,伊维菌素正确驱虫法(2)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