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置疑的现实是:在象棋对局中,第一步架上中炮远比其他走法的总和还要多.如果加上先走其他,再架中炮的话,就更多了. 往古代看看.在明清两大古谱《桔中秘》和〈梅花谱〉中,基本上都围绕着如何应付先手中炮展开的。可见这一招由来已久。 一招最古老的招法,历经数百年后,依然最为常见,那么肯定有他的必然性在。 类似的情况,其他的棋种也存在。如国际象棋,本质上与中国象棋比较类似。他的最常见的下法也是D4和E4,按国际象棋的理论叫:先把中心控制住。围棋与象棋的差别较大,但也有诸如:争据正面之大道,逼敌小径以成功;入腹争正面等作战原则。 更令人称奇的是,足球也有这种情况哦。不管你边路突破如何犀利,始终都还得把球转到正面来。正面攻击力的强或弱,才是衡量一支球队攻击力强弱的关键。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世界杯阿根廷1333阵型的失败,表面上三个前锋,实质上有两个只是边锋,真正在正面攻击的只有一个巴蒂。也解释了欧洲杯上为什么鲁尼一下去英格兰就玩完,正面只靠欧文一个小鸡子儿般的身材,那不是拿鸡蛋去碰石头么?更解释了为什么罗哪儿多再胖,也得拿他当熊猫看待。看看他在正面的抢点,射门,突破和策应各方面的能力就明白了。 跑远了,还是回到象棋。棋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战争中,如果正面战场顶不住,你边边角角打得再好也不免落个败局。就好象三国时的刘备,火烧新野多爽快,但正面战场跟曹操没法打,只落个仓皇出逃。要不是咱赵哥哥大展神威,恐怕连儿子都保不住咯。棋也如此,中路攻防如何展开,是象棋开局的永恒主题。 不仅中炮局是这样,就是诸如仙人指路,起马局,飞相,过宫炮,等开局,其本质也在于中路攻防如何进行。 正是: 开局关键在中路, 两翼手段为辅助。 正面攻防招法误,? 棋盘只是英雄墓。 表妹乱谈棋之二:中炮 前两天表妹偶听评书,正好讲到杨家枪法,里边有句顺口溜:"中平枪,枪中王,枪枪锁喉最难防."什么叫中平枪?说书者道,中平枪者,快步平枪直刺也.看那样子,正和先手中炮相仿. 在展开如何应付先手中炮这枪中王之前,得先看看它具有哪些特点.1.子力出动速度快,攻击凌厉.在中炮局中,五六炮号称是最为平稳的了,但依然摆出的是一副进攻的架势.2.子力占据进攻位置,不利防守.中炮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双相不能连环,底线往往成为对手的反击重点,尤其是三七路底线. 以上两点是所有中炮局的共性.那么,应付中炮也得从这两点入手.即:1.坚决顶住中炮方的进攻,尤其中路进攻.思路无非ABC.A以攻对攻,令先手方也心存顾虑;B严密中路防守,令其攻之不入;C中路虽然让他吃点甜头,却将其后续子力封住,令其攻势一鼓而竭.2.反击要准确,坚决.即使不能一击致命,也要令他后院不安,不敢亦不能肆无忌惮. 就目前来看,应付先手中炮的有效阵势无非以下几种:顺炮,后补列手炮,屏风马,反宫马,三步虎.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但因种种原因已处于淘汰或闲置状态的阵势有:单提马,鸳鸯炮,龟背炮,左叠炮,大列手炮等等.以上阵势,论起来,每一招都是一本厚书.要细细阐述,表妹就没这能力啦. 在枪法中,有一招叫回马枪的.在中炮局中,也有回马枪.第一着先跳跳马或进进兵,支吾一两着后,再架回中炮.这一类,也归于先手中炮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仙人指路转右中炮对卒底炮了. 其实不管他什么枪,只要我们阵形合理,招法严谨,何惧之有哉? 正是: 十八武艺俱精详, 何须畏其枪中王? 进退有序招法谨, 五湖四海任猖狂. 表妹乱谈棋之三:顺炮 当年孔老夫子的一个学生问他:"以德报怨怎么样?"老夫子回答,那你拿什么报德呢?当然要以德报德,以直报怨了.换句话说,孔老夫子是赞成且提倡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 根据这一指示,面对着先手中炮咄咄逼人的攻势,立足于以攻对攻的顺炮就毫无疑问的成为了第一选择.这也是儒家思想的精华所在.早在明朝古谱<桔中秘>中,就很系统的阐述了顺炮局的许多变化. 据表妹观察发现,不论是功成名就的一代名家,还是略具水平的业余棋迷,也不管他现在是个什么风格,在他习棋的过程中,都有过喜欢顺炮的时候. 因为,顺炮直线的战略思维,破釜沉舟的战术设计,最能刺激弈者潜意识深处滚烫的豪情.当反架上中炮的那一刹那,一种不成功便成仁,跟他拼了的决战气氛跃然枰上. 在当代象棋的历史上,顺炮也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五六十年代,是列强从江湖*入殿堂的时代,无论是岭南的杨官麟,还是北国的王嘉良,有或者来自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刘忆慈,无一不是好斗顺炮且善斗顺炮的卓然大家.七十年代,是百废具兴的年代.重又找到战场的棋手们将顺炮推向高峰.进入九十年代,顺炮略有沉寂,但总不时有高手在这一领域掀起狂澜.如岭南双妖,还有长得象熊猫的蒋川,以及另一位湘派高手谢业建等. 以局例来说,顺炮大致有直车对横车,直车对缓开车,横车对直车三大类型.就特定而言,双方抢速度,抢占位置与路线,并不惜作些许牺牲,是顺炮的最大特点.从如何对抗中炮这一大课题来看,顺炮也无疑是成功的.最起码,先手方不敢贸然急冲中兵发动中路进攻,对方也有个中炮哪.你敢把中兵冲浮,我就敢叫你好看. 正是: 风萧萧兮易水寒, 牙眼来兮牙眼还. 将军百战江海定, 壮士长歌入汉关. 表妹乱谈棋之四:后补列手炮 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同是反架中炮与之对攻,顺炮是历久弥新,愈斗愈出彩,而列炮则一开始就倍受责难。到今天,更是处于淘汰的边缘,真可谓:“同人不同命”。 原因并不复杂。当先手方架上中炮,并将子力重心移向一侧的时候,顺炮在反架中炮的同时,也将子力重心移向同一侧。列炮则将重心移向了另一侧,并不完全符合儒家以牙还牙的精神。造成了以速度为主的局面中,对先手方缺乏必要的遏制手段。 为了挽救列炮这一传统武器,棋艺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创造出了列炮家族的新星——后补列手炮! 后补列手炮有两大阵型。如下: 第一型: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车9平8;兵三进一(或其他非出直车的招法)炮8平9;先亮左车,下一步再架上列手炮。这一型,称之为:三步虎转列炮。 第二型: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车9平8;车一平二,炮8进4;先封住红车,再架上列炮。名为:左炮封车转列炮,或者后补列炮朝前堵。 通过这两型可以发现,反架列炮是要有一定条件的。要么左车能先亮出来(抢到速度),要么先把对手的车封住(抑制住对方的速度)。拿到这两点之一,再反架列炮就变得非常有力了。 为了在名称上与后补列手炮清晰的区分开来,又把直接架上列炮称之为“大列手炮”。另外还有一种叫“小列手炮”的,即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炮2平 5。这也是后补列手炮的一种。但由于即没抢到速度,也没能抑制住对方的速度,这路变化也很快就被历史的洪流“咔嚓”掉了。 七十年代末的全国赛上,安徽大师蒋志梁就以小列手炮迎战胡荣华。胡司令以简洁而简明的战略战术,可以说近乎兵不血刃的砍倒了蒋志梁,并宣判了小列手炮的“死刑”。有兴趣的,自个儿找来看看。这里就不罗嗦了。 正是: 一样藤开两样花, 花谢又结两样瓜。 若非园丁细打理, 早就遗忘在天涯。 表妹乱谈棋之五:屏风马 说到屏风马,就不得不令人肃然起敬。在如何应对先手中炮这个王国中,它无疑就是至高无上的国王。 自打屏风马出现,到如今好几百年,它一直都是应先手中炮的最最经典且有效的武器。与其他招法比,它局型最多,变化最复杂,因而也就最难把握。对于象表妹这种笨人来说,也是最最难学的。记得初学屏风马时,怎么走不顺,经常输得眼泪直流,象林黛玉一样。不过现在好多了。 屏风马的特点:1。双马象屏风一样守卫着中路,叫中炮方的中路进攻无法发飙。也因此而得名。2。积极调动各种有效力量进行反击。如左马盘河的盘河马,平炮兑车的退炮驱车,进3卒应五七炮的边卒直冲,以及双炮过河等等。根据先手方阵型的不同而采取极为灵活多样的手段。3。可刚可柔,刚柔并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棋风,都可以在这一领域里一展雄才大略。凶巴巴有凶巴巴的选择,稳一点也有稳一点的选择。正可谓老少咸宜,大小通吃,实为解暑佳品。最近气温有点高。。。。。。 屏风马用熟练了,自然得心应手,明慧圆通。但初学者往往有以下经常挠头的问题:1。双马是跳起来了,但双炮怎么摆?的确,双炮可运动的空间是暂时小了。据表妹总结,大致只有四种摆法,即不动,巡河,过河,退至己方下二路。作用有三种,即封锁,辅助其他子力出击,调整至威胁对方底相的三七路。至于什么时候怎么下,那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啦。 2。经常对对手凶悍的中路急攻无计可施。屏风马防不住中路,那是要闹大笑话的。办法有:A中路防守适当再加强一些。B封锁他的预备队。如双炮过河局。C 对他的底线实施远程战略核轰炸。只要能做到ABC中的一点,说明你屏风马学的不错哦;如果能做到两点,那你肯定能*的他这辈子不敢跟你玩中炮;如果三点全做到了,那你赶快换对手——他也太菜了! 屏风马虽然难学,但我有个好方法,包能学好。隆重推出——邯郸学步法!随便翻开哪本棋书,关于屏风马的对局和专题文章有如汗牛充栋,数不胜数。不管对招法的内涵理解不理解,既然大师们都这么下了,咱也照着葫芦画画瓢嘛,管他什么果冻布东东丁。下多了,就理解了。反正我就是这么过来的。 正是: 邯郸学步学绝招, 学到妙处手段高。 敌敢兴兵如曹瞒, 咱也赤壁用火烧。 表妹乱谈棋之六:反宫马 2002 年世界杯期间的一个晚上,闲来无事,巴西主教练斯科拉里,德国主教练沃勒尔和意大利主教练特拉帕多尼正在边喝茶边闲聊中国象棋。忽然探马来报:“敌人发动主动进攻了。”斯科拉里拍案而起,大叫道:“敢对咱巴西玩攻势?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于是令旗一挥,架上顺炮,以攻对攻。沃勒尔道:“管他玩什么,咱按咱的玩。”挥动令旗,以屏风马迎敌,攻守兼备。特拉帕多尼道:“不可轻敌,还是稳一点,先守住再说。”意大利三军摆出的是反宫马阵势。 这反宫马就象是意大利队,素以混凝土式的防守加上眼镜蛇式的反击闻名于天下。反宫马本来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由于在以胡司令为首的海派棋手主倡下,战果辉煌,成为防守反击派的经典局型。 如果说中炮局的特点是快的话,那反宫马的特点就是慢。尤其是两个车。按说车强如虎,民间又有“三步不出车当死”的说法,但它就是那么磨磨蹭蹭,慢条斯理。不过,它慢虽慢,子力之间联系紧密,防守能力突出。在中炮方的攻势再而竭的当儿,反击如闪电般展开,往往令对手措手不及,失魂落魄。 按反宫马本身的局例来说,也只有飞左象,飞右象,进3絮,进7卒和横车五种。与屏风马那令人目眩的繁多花样比起来,那可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水中。不过就凭这区区几种变化,任你中炮怎么攻,它自如海中礁石一样,巍然不动。 慢是反宫马的优点,也是缺点。正因为慢,所以在开局阶段对中炮方的压力并不大,中炮方大可以做出自己愿意作的选择。而对反宫马方来说,则必须对中炮方有可能采取的所有手段都心中有数。诚可谓:十八般武器任你耍。 相对于其他局式,反宫马特别考验一个人的耐性,无论对于攻方还是守方。如果没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的淡定,反宫马还是少碰为妙。 从历史来看,90年代,反宫马一度跌入谷底。近来棋手们对其各方面性能进行了加强,反宫马又以它一贯的步法慢慢”踱“了出来。表妹个人认为,面对反宫马,先手方急攻则用五七炮双弃兵,缓攻可选五六炮正马,其他招法,均难以奏效。就算这样,还是一句,作好和棋打算。 正是: 龟兔赛跑局最奇, 慢腾之中蕴玄机。 若问国外谁能者? 当数特拉帕多尼。 表妹乱谈棋之七:仙人指路 忘了从哪儿看到一个有关仙人指路的美丽传说....... 某年轻人被一个和尚让先,屡战屡败.一天晚上,梦里有个老道士自称拙逸道人,教他先进卒的布局,并细细讲解变化.年轻人醒来后,就以这招挺卒一举击败和尚. 和尚问他这是什么局,年轻人也不知叫什么名字,道:"此仙人指路也."意思是说神仙教他赢棋的诀窍.但"仙人指路"四字,恰与此挺卒的主旨有点暗合,于是,这个漂亮的名字就不胫而走,一直流传和沿袭到了今天. 表妹认为,就名字来说,也许叫投石问路更百分百的贴切. 一般来说,先手应该借能先动手的机会,发动主动进攻的;后手方则根据先手的动向,来决定自己如何与之对抗.仙人指路的意思就是,不如我来看看你是什么动向,再决定我怎么攻好了.更何况,一般情形下,挺一步马头兵,总是有一步棋的价值的,不会失先. 先手方比较希望看到什么呢?以表妹的经验,最希望看到后手方架中炮!你想想,后手屏风马和反宫马应先手中炮都不会吃亏,那现在我多走了一步,会出现什么情况?那就是中炮方想展开的攻势还没开始发力就会中途被顿住.顿住后,中炮方就会发现自己的子力全摆在不利防守的位置上.所以,只要有一个细微的差池,中炮方就会不可收拾. 在传说中,那个和尚就是架了中炮从而连输数盘的.在高手的对局中,后手架中炮是看不见的.谁会把脖子主动伸到对手的铡刀下呢? 由于仙人指路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所以后手在应对仙人指路的时候,就特别的挠头.不仅架中炮不好,就是什么过宫炮,飞象,起马之类,都因先暴露自己的意图,从而遭到红方有针对性的袭击,从高手的实战来看,凶多而吉少.那,什么才是应仙人指路的好方法呢? 哈哈.借用说书人的一句名言_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正是: 梦中指路有仙人, 小兵推开得胜门. 应对招法如不慎, 一袭僧衣尽泪痕. 表妹乱谈棋之八:卒底炮 这是一种专门对付仙人指路的武器。这是一种古老的武器,古老到几乎就与仙人指路同时来到这个世界。最最关键的是:这是一种极有效的武器。甚至可以这么说:正因为它的存在,仙人指路才没能取代中炮成为最主流的先手开局。 它就是卒底炮,绰号“一声雷”,又称“小当头”。早在明朝的古谱中,就被作为应仙人指路的必然着法。具体是:兵七进一,炮2平3! 卒底炮的意图是,通过对兵的打击,迫使红方立即定型。如红方不原丢兵,就只能飞相。这样红方的速度没有了,黑方可以从容的争到抗衡局面。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飞相成为先手方的主要变例。虽然稳健有余,奈何进取不足,先手方难以完全满意。五十年代,是江湖豪杰*入殿堂,创造历史的大时代。为了一个至高无上的目标,各路强豪竭尽全力,各种绝招奇招纷纷出笼。来自杭州,同样有着特级大师的水平和战绩却也未获荣封的刘忆慈先生,亮出了他压箱底的绝招——马二进三!一剑光寒十四州。死在这招之下的江湖好汉不计其数。刘忆慈先生也凭此招,连续两界大赛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从而也获得了“双探花刘仙人” 的美誉。 可惜好景不长,卒底炮方很快就找到了应对方法,先手方依旧不满意。在大量比赛的反复激励中,一招新的招法脱颖而出,并很快成为仙人指路对卒底炮的主要战场。即:炮二平五! 卒底炮有千般好,只有一点点问题,即炮据马位,无法再下成屏风马之类的局势。先手方就盯上了这一点,架上中炮攻其中路。卒底炮方对此有三大变例:炮8平5,象3进5,象7进5。各有其复杂深邃的变化。其中炮8平5是转成顺炮局,可以归到那边去。 表妹在此应当指出的是,面对红方架中炮,千万不要随手马8进7守中卒,要吃亏的。详细情形,请看《棋艺》2002年第3期,王嘉良老先生有精辟论述。 正是: 江湖传名一声雷, 纵使仙人作灰飞。 仔细防其反架炮, 巨手挽得乾坤归。 表妹乱谈棋之九:对兵局 从仙人指路对卒底炮近几十年的争斗情况总的看来,双方可谓是旗鼓相当,不分轩轾。但在某些时期的某个阶段,某一方占占上风的情况,当然还是有的。 比方说九十年代初的某次全国赛上,仙人指路方就占尽上风。卒底炮飞右象输多赢少,飞左象变例更是以一和八负的空前惨败,被砍的体无完肤,死鸡拉嚓。 在卒底炮还没找到对抗方案之前,拿什么来应对仙人指路?所谓英雄领时势,时势造英雄。一种早已在江湖出现的局法,借此机会登上了潮流的风口浪尖,迅速发展壮大了起来。它就是对兵局,即:兵七进一,卒7进1! 对兵局的理论基础是:你不是想投石问路吗?哈哈。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你问我?我还想先问问你呢! 接下来,可就没兵可挺了。红方怎么办,总得出招了吧?路没问成固然气恼,但好歹还没失先,局面也平静,爱怎么选择就怎么选择,天高任鸟飞嘛。 红方如果继以中炮,过宫炮,士角炮,飞相等,自然归到那些开局的范畴去。真正属于对兵局的,只有两招。 1。。马八进七。有人会问,这招也可以归到起马局里去呀?话虽不错。但各位注意:如果红方首着进马,黑方几乎必然会走卒3进1急挺卒又制马。这叫针对性,下棋没这玩艺儿可不行。往下如红方不架中炮的话,就形成了散手开局,各演各戏了。就表妹的观察,黑方谋得对抗总不是太难。 2。。炮二平三。这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着,形成先手兵底炮对后手仙人指路了。黑方接下来有炮2平5,炮8平5反架中炮型和象3进5,象7进5飞象型。反架中炮是说你反正也摆不成先手屏风马或反宫马了,后手也不是就一定吃亏,希望能与对方争争先手。飞象则强调把速度降下来,把局面封闭起来,先手方的先手也就不是那么容易体现。目前,这一变例正方兴未艾,成为高手角力的主要战场之一。有兴趣的,也来搅搅这淌混水吧。 正是: 州官且放州官火, 百姓也点百姓灯。 你指我来我指你, 喜鹊乌鸦各试声。 表妹乱谈棋之十:飞相局 在先手开局的大家庭中,与源远流长的中炮和仙人指路相比,飞相局也许应该算个小字辈。它真正登上大雅之堂,也不过才几十年时间。 飞相局给我的感觉是:一个拦路抢劫的强盗突然跳出来,本来他应该拿刀砍过来的。但非常意外的是,他竟拿着一面盾牌,口里还叫着:“你过来啊!”有点滑稽吧。 但是,千万千万不要忘了,盾牌也是一件武器。尽管他没有刀枪剑戟那么锐利,但同样能致人于死地。 与中炮相比,飞相局对后手方的压力要差很多。由于没有什么特别需要针对的点,后手方可选择的着法是五花八门。据表妹所见,后手方架左右中炮,飞左右象,起左右马,挺3卒7卒,左右士角炮,左右过宫炮,甚至左右金钩炮和左右卒底炮都出现过。 记得鲁迅先生有篇文章,说人们怕火不怕水,但死在水里的人比死在火里的人还要多。应飞相局也是如此。压力不大,可选招多,所以漫不经心,随手乱下,发现局势不对时,往往已经晚了。 武器再好,也要人会用。就好像一把再普通不过的小刀,如果在李探花的手上,就比原子弹在表妹手上要恐怖一万倍。那,谁是使盾牌的绝世高手呢?当然是胡司令啦!当年胡司令拿着刚出炉的飞相局亮相国赛时,先手八盘棋取得七胜一和的不朽战绩。这次大胜也使飞相局声誉鹊起,后人争相效仿,成为除中炮和仙人指路外,先手方的又一重要局势。 不管怎么说,飞相局终究是一种速度较慢的布局,前半盘就发力的情况不是太多。更多的,还是较量中残局的功力。不过有一点是要小心,飞相与中炮不同,后防稳固的很,没什么可让后手方偷袭的。因此,一旦让先手方拿到了稍微明显的优势,后手方往往连拼命的机会都找不到。 正是: 司令绝招号盾牌, 晃晃悠悠逼过来。 细微之处稍随便, 恰如干冰雪里埋。 表妹乱谈棋之十一:眼睛花掉 关于应飞相局的着法,那可真是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各人应当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选择。在这儿,只能是就各类常见局势,提及一下。 1。。左中炮。(相三进五,炮8平5)从棋理上来说,这是最不可取的。人家都先一步构筑中路防线了,你这不是拿脑袋硬往墙上撞吗?但胡司令亮出飞相局时,他的两大主要对手,广东的杨官粼和黑龙江的王嘉良,尽管棋风一精细一勇猛,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这一招。意图是,以速度来对抗先手的稳健。据表妹统计,虽有杨王两大巨匠主倡,这一招在各常见招法中的胜率是最低的。另,右中炮的应法表妹一局也没找着。 2。。右士角炮。(相三进五,炮2平4)这是一路双方都选择平稳的招法。双方的争夺更多地集中到了中局的运子技巧甚至残局的斗争上。开局,则被淡化了。在棋手间水平越来越细微的今天,这种不求有功先求无过的应法已经完全超越了那种积极进取但风险也很大的招法,成为了主流。真不知道是应该高兴呢,还是应该悲哀。值得指出的是,左士角炮的下法虽然很少见,但战绩却是异常辉煌,胜率非常之高。经典一战,是2002年在绵阳,湖南蒋川首轮就以次击败一代宗师胡荣华,爆出了惊世冷门。 3。。过宫炮,(相三进五,炮8平4或炮2平6)相比之下,左过宫炮的对局稍多一些。与士角炮相比,过宫炮也选择了稳健。但由于子力分布的不平衡,使得其稳健性不如士角炮,突击力却稍胜。战绩方面,也是左过宫炮稍好。 4。。挺7卒。(相三进五,卒7进1)由于先手方六大子一个都没动,后手方也没有太具针对性的下法,干脆仿仙人指路的意思,静观先手方如何动作。令人疑惑的是,挺3卒的下法却很少见。WHY? 以上四种应法,占了飞相局总数的八分之七左右。其余的下法中,以起马局又稍为多见。令人称奇的是,第二届银荔杯上,李来群竟以后手边马应胡荣华的飞相。鲁班门前也敢乱弄斧头,这种违反根本棋理的招法胡荣华怎肯放过?二十余回合,已成红方胜定的局面。 正是: 各家自有各家法, 纷纷难辩真共假。 激进平稳非一道, 妙用只在灵山塔。 表妹乱谈棋之十二:起马局 起马局作为一种常规的武器,还是近两三年的事。尤其是去年,岭南双妖之吕钦凭着四布起马局,从而一举夺魁,更增加了他的流行度。 在以前,起马局基本上是作为一种战略性开局而存在的。表妹记忆中,前辈高手擅长起马局的,首推老扬州三杰之王浩然。王浩然对兵局马局均有很高的造诣,故有“神马”之称。 现代起马局的经典战役,当属西楚霸王柳大华1980年的登基之战。 当时,十连冠胡荣华大输特输,老元戎杨官粼战绩平平。一马当先的,是上海老国手徐天利,柳大华和徐天利在积分上已经很有些差距。两人相遇时,柳大华为了避开徐天利炉火纯青的反宫马,故意不架中炮,而使用了起马局,并于中埋下伏兵。徐天利果然中计,发觉不妙时,大势已去。柳大华赢下此役后,再接再厉,最终后来居上赢得冠军,成为胡荣华时代的终结者和群雄争霸时代的开创者。 起马局的意图是:在出动大子的同时,保留着架中炮和飞相的选择权,可刚可柔。与仙人指路有一点点异曲同工之妙。 后手应起马局的招法也很多,但最常见的,是挺卒(马八进七,卒3进1)。在高手的对局中,这一招几成必然。 由于红方中路没有定型,后手方一时也不知道采取什么措施为好。挺卒本身就有一手棋的价值,又兼先制住马,更为重要的是,看看红方的中炮到底架不架,以决定如何布阵。 据表妹观察,其实不管红方最后是否架上中炮,后手方常常就干脆摆成屏风马阵势,也算是一种任尔千变万化,我自巍然不动的思路吧。按我个人的思路,如红不架中炮,我倒是常常下成单提马的局势。 正是: 亦刚亦柔起马局, 忽尔疾兮忽尔徐。 后手挺卒乃正应, 斗智斗勇辩贤愚。 表妹乱谈棋之十三:过宫炮 曾经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过宫炮最令我挠头。由于它把子力重心移到了一侧,因此它有相当强的突击能力;又由于它可以飞中相,所以它同时又有相当强的稳定性。 应过宫炮起初我用经典的左中炮横车,但常常陷入无法掌控的混战。后来我又试过士角炮,挺7卒,左三步虎等,不过都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总之不如人意。 后来,在白金和圣天的帮助下,中盘能力有所提高,于是我又回到左中炮横车的路子上。因为我已经不怕混战,而且还渴望着双方都把握不住的混战。 其实,以左中炮横车应过宫炮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明朝的古谱中,就系统的阐述过这一开局了。《桔中秘》中,认为只要后手摆上左中炮横车,过宫炮就只能是个劣势。以现代的眼光看,这个观点当然过于偏激了。但左中炮横车是应过宫炮的有效武器之一,却是毋庸置疑的。 《桔中秘》的论断在长时期内阻碍着过宫炮的发展,直到60年代,当时是沪粤争霸的紧张时期。本来杨官粼睨视天下,四夺王座,又辅以陈柏祥,蔡福如等悍将,岭南兵团一时气焰万丈,无人能敌。胡荣华的横空出世完全改变了这种局面,不仅以十五岁的稚龄虎口拔牙,抢去杨官粼的个人桂冠,更与何顺安,朱剑秋一道将第一届团体赛的冠军收入囊中。 沪粤争霸的上海站。何顺安在执先对杨官粼的一盘棋中,一改惯用的当头炮进三兵,祭出了经过精心改良后的过宫炮。杨官粼不明就里,仍以常规招数应敌,结果落入何的陷阱。凭此局,过宫炮一甩戴了几百年的“偏门”帽子,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 回到纯技术的层面。以左中炮横车应过宫炮有两大针对性:1。。都屯重兵于同一侧,而且希望通过中炮加上横车这种速度快的组合,迫使红方子力发生拥塞。2。。红方只有一个马守护中路,黑方亦可望在中路形成反击。 再看过宫炮,突击性不如中炮,稳健性不如飞相,灵变性不如仙人指路和起马,也许这正是它始终不能热门起来的原因吧。我姑且这么猜猜。 正是: 几度沉浮过宫炮, 一朝甩掉偏门帽。 兵法诚然须熟读, 攻防算路为至要。 表妹乱谈棋之十四:想学开局练后手 也许有些人不愿意承认,但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象棋,永远是先手比后手占优势。我敢说这话,是有统计数字作为论据的。 在《棋艺》2004年第六期公布的团体赛十五大热门布局的统计中,先手方67胜73和39负。 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认为象棋和五子棋或围棋一样,是一种先手方必胜的游戏,必须加上一些人为的规则才能进行下去。我一直都认为,先手走一步,后手应一步,如果双方招法尽善,结果只能是和棋。之所以分出了胜负,是有人走了错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象棋并不是比谁下得好,而是比谁下得臭。 那为什么会出现先手方战绩占优的情况呢?原因在于,后手棋的技术难度,要比先手棋大得多。 首先体现在选择权上。先手方大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手的情况,以及事先的准备,自由的选择阵型。想练中炮就练中炮,不想练中炮就玩别的。后手方就没这好处了。明明对手都架上中炮了,难道还能象应仙人指路一样来个卒底炮或对兵局吗?只能针对先手的选择而选择。从而,难度也就加大了。 其次体现在局势的回旋余地上。先手方如果出现了小误着(不是大错),不过是失个先而已,相当于先手当后手下,不至于立即陷入苦战。而后手方,往往连这小误也出不得。本来就慢人家一步,如果再慢一步,则经常陷入苦战甚至局面就此不可收拾。所以,后手方必须步步精警。而这,恰恰是后手方难度较大的又一原因。 因此表妹认为,要想学好开局,首先得练好后手,就因为后手难度大。想想,高难度的玩艺我都能掌握,玩起低难度的东西不是更容易么?另外,后手开局由于针对性的原则,必须同时研究先手开局,所以学习后手开局的过程,也就是学习先手开局的过程。仅仅学习先手开局的话,往往可以天马行空一些。 正是: 想学开局练后手, 步步针对先手走。 精警精细放心中, 红黑通吃君知否。 转载自中国象棋大师网(网友 chengchess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