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想而知,基于艺术体系下的穿搭美学理论,像色彩诊断、风格分析,都是比较流于理想化的概念,教条主义明显,书本特色鲜明。
落实到实际生活应用层面,必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水土不服”。个人是鲜活的,先天的固化形 随时迸发的性情,哪样都不简单。
每个人的形体、相貌、气质、行为以及思想德行都不同,即使孪生姐妹,也有格格不入的差异。只是简单的复制套用,当然不行啊。
因此,明白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明白故意造型与日常造型的微妙区别,就不会随意被理论带偏。很多美学老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可想而知......
② 概念混淆、没有抓本质
穿搭理论中,经常会提到气质、风格等字眼。不同语境下,它们的概念不同。比如气质,可以指人物长相的风格特点,也可以指一个人整体的气场类型。
说一个人是什么气质,有时指风格,有时则指她本人的气质。有些人有气质,有些人就没有。
又比如,风格,字面意思是指某一类事物共有的调性特征。但在穿搭中,风格可以指一个人的气质,也可以指一套搭配的风格,甚至流行元素,或者造型,处处可见。
最关键,每个人对气质或风格的理解不同,所用到的语境也会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