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头发的雅称,头发的雅称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3-04-29 17:08:32

引语:

纵观华夏文明几千年,中国人赋予了“头发”太多的意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从儒家经典《孝经》起,古人就开宗明义地提出,头发如身体器官一般珍贵。“黄发垂髫”、“及笄之年”,人们一生中众多的时间节点都有头发的见证。

“头发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和冤家。”在短篇小说集《呐喊》中,鲁迅用2000多字的篇幅、两个人物的对话讲述了几千年来国人在头发上吃过的毫苦、经历过的波折。《头发的故事》从“头发”这一意象出发,鲁迅将其视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符号,揭示出自古以来傲慢与自卑交织的“劣根性”。他怀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笔调,纪念那些被世人忘却的先驱,启蒙着动荡年代迷茫而痛苦的人们。

古人对头发的雅称,头发的雅称(1)

作家鲁迅像

头发与拐杖:见证历史变迁进程的文化符号

《头发的故事》以第一人称“我与N先生的对话为主要表达形式,“头发”贯穿故事始终。在N先生的讲述中,他与大多数生活在过去的中国人一样,人生因为“头发”而经历起落,鲁迅借N先生之口提出,有的人甚至因为没有留头发,“被社会践踏了一生世”——虽然这些苦,吃得冤枉、吃得毫无价值。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国人只因为这不痛不痒的头发而吃苦,受难,灭亡。

“头发”在国人心中的象征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复杂、扭曲。古早的时候,头发并非稀罕物;后来经历多次战争和变革,头发慢慢成为了国人生命的象征,留辫子成为深入人心的社会风俗。太平天国时期,社会动荡,统治阶层在头发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普通民众处于夹缝中左右为难。可以说,头发是见证了华夏民族历史变迁的文化符号,每个时代都有其对头发的特殊要求,而这些枷锁大多显得毫无缘由。

古人对头发的雅称,头发的雅称(2)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

小说中N先生在留学期间为了图方便而剪掉辫子,令他始料未及的是,剪发的举动使他遭受到多年的偏见与谩骂。深受舆论折磨的N先生曾想装上假辫子,却因此遭遇更多的冷眼。为了求生存,N先生找到了一条新的对抗世人眼光的方式:让自己的手中增添一根“手杖”。

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在《头发的故事》中,手杖是一种强势的“话语权”。一方面,它让人们恐惧、沉默、屈服,另一方面,它是对抗言语暴力与狭隘观念的利器。N先生因手杖的蛮横粗鄙而愤慨,却在生活穷途末路之时拿起手杖捍卫自己的尊严和权利。是软肋也是盔甲,与“头发”这一饱含矛盾的文化意象相似,“手杖”对包括N先生在内的大多数人而言,也是一言难尽的妥协与选择。

傲慢与自卑:数千年集体无意识的喧嚣狂欢

国人对“头发”所持有的态度历来是善变的、盲从的、激烈的。从《头发的故事》可以看出,千百年来,人们因为头发而吃苦,因为拖辫子或者剪头发而被扣上生命难以承受的标签。然而,在这人人皆是局内人的热烈场景中,从未有人探究头发的真正意义,从这一角度来说,围绕“头发”始终上演着集体无意识的喧嚣。

元年冬天到北京,还被人骂过几次,后来骂我的人也被警察剪去了辫子,我就不再被人辱骂了。

围绕着头发去留的口水纷争,最终发展成为了社会群体的站队行为。一开始,剪了辫子的人被排挤辱骂,心生自卑与委屈,辱骂他们的人只因自己留着辫子,便有了颐指气使的傲慢。当大多数人都剪去辫子,再也没有人辱骂那些剪辫子的人了——毕竟他们都已成为同样的人。

古人对头发的雅称,头发的雅称(3)

武昌起义胜利后,同胞一律剪去胡辫

这种毫无逻辑的狂欢同样体现在纪念辛亥革命胜利的“双十节”中。过往,“挂旗”是一种形式主义的刻板命令,人人家门口挂着旗,这“旗”却如同一块光怪陆离的洋布,有的人甚至忘了收旗。当日历上再不标注“双十节”的字样,自发自觉的纪念才真正印刻在人们的心里。

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鲁迅借N先生之口讲述着自己对社会敏锐的观察与反思。一群人热闹的狂欢大多是盲目的,人们很难有空闲冷静地思考缘由、分析利弊,而理性的启蒙却真实地发生在个体的心中,虽然幽微,但星星之火,终将燎原。

忘却与纪念:超越时空启迪矇昧的无畏牺牲

《头发的故事》以“忘却“开端,最后以“忘却”收尾,乍看时满眼都是N先生的牢*与愤懑,细细读来,鲁迅早已将他最想记录的人和事以严肃而庄重的笔墨写进了文章中。

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一百年前,那些为了救中国而默默无闻、辛苦奔走的猛士们,那些为国家呼喊而受尽折磨的先驱们,那些没有留下音容却永远无法被时光抹*无名英雄们,他们的无畏与牺牲值得没有被写在日历上的纪念,他们的事迹也必将超越时空的界限,启迪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

鲁迅见证并亲历过求而不得的痛苦,他所身处的中国,是过渡中的中国,求索中的中国。刚刚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国人,看到的是满目疮痍。鲁迅心中深知中国想要改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他甚至喊出“救救孩子”的口号,早已做好了与自我“劣根”长期战斗的准备。

造物的皮鞭没有到中国的脊梁上时,中国便永远是这一样的中国,决不肯自己改变一支毫毛!

但这痛苦是必要的,因为长久以来,懒惰与软弱就始终扎根于人性之中,从无例外。放眼历史长河,真正推动时代进步的从来不是隔靴搔痒的观望,而是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勇气。

结语:

在鲁迅所经历的时代中,国人的“头发”里藏着深深的“国民性”,面对“国民性”的剖析,从来没有人比鲁迅看得更透彻。《头发的故事》虽然在行文方式上有所创新,却带有《呐喊》标志性的犀利忧思与深沉抒情。鲁迅从细微处入手,呐喊出大多数人视而不见的现象,呐喊出本应被提及、却早已被忘记的光辉的历史片段。

古人对头发的雅称,头发的雅称(4)

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呐喊》这本薄薄的小册子,写作初衷便是为了那些忘却的纪念,鲁迅的喊声里有勇猛、有哀思、有激奋、有悲悯,他起身呐喊,为了唤起了更多仁人志士的回音。就像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结尾处写下的那句话:

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

古人对头发的雅称,头发的雅称(5)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