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田还表示,一个对日本文化一无所知的外国人,只要一进入商店,就会发现货架上摆满了一排排的杂志,就会认为日本到处都是恋童癖。
综观日本三大男性向娱乐文化的内涵,无论是少女偶像、萌系动画、色情行业,为何学生校服都能独占鳌头?
难道校服真的这么符合男人的价值观?男人们对年轻的学生和少女们的活跃感要比对那些成熟的女生们要多得多,而萝莉情结的背后,则是一种暧昧的心理。
在男权美学的影响下,少女们会根据自己的年龄来决定是否要离开学校,所以御宅漫画中的校服也会被广泛的宣传,而在情色行业中,学生的校服也是一种举足轻重的作用。
矛盾的日本影视文化在日本,除了娱乐,日本的电影和电影文化让人印象最深。影视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交流方式,它始终是一国文化输出的主要方式。
我们对日本军装的印象,大部分都来自于各种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
尽管在影视作品中,学生军装的主要场景是校园剧,但这并不代表学校里穿着校服就一定是纯洁爱情的主题。
日本电影和文化是矛盾的,军装中的爱情、梦想与人生的励志与暴力与血腥并存。
暴力美学最早发端于香港,这种独特的主题迅速受到全球众多杰出导演的喜爱,吴宇森,北野武,昆汀·塔伦蒂诺,分别是香港、日本和西方三个不同的暴力美学流派。
然而,吴宇森的“英雄系列”所传递的香港特殊时期的审美情趣,或是昆汀·塔伦蒂诺的后现代主义风格,都无法在单纯、不染尘埃的学生社会中,展现出如此强烈的暴力美学。
日本的暴力美学趋向于运用校服来产生强烈的对比,从鲜艳的绚烂到繁复的浮夸,从静谧到纤尘不染,在粗犷和优雅之间徘徊。
在日本的暴力美学电影中,校服的功能除了可以营造对比之外,还可以起到渲染悲剧情绪、营造破碎的美的效果。
日本人对“破碎感”有着特殊的喜爱,日本人的审美中有一种“悲剧性的破碎感”,很多日本电影都是以悲剧结尾的,即使不是悲剧,也会有一些遗憾,不会去追求完美。
悲剧情结既是日本人内在的一种心理反应,又是日本人的一种美学取向。
日本人喜欢戏剧,喜欢悲剧,喜欢看电影,喜欢读悲剧,甚至喜欢读小说。
校服就是最好的表达悲伤和伤痛的工具,校服代表着青春、活力、纯净等一系列的美丽词汇,在悲剧中,更能制造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是日本人最喜欢的一种,经常出现在电影和电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