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和“三九”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艾灸时间节点之一:“三九”是阴气最盛之时,同时也是阳气始生之时,但阳气此时还很微弱,如果不及时护住人体阳气,就可能会让外邪趁虚而入,导致百病缠身!
无论是健康还是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都应该重视三九天养生!
此时是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重要时期,想要平安度过严寒并且少受病痛的折磨,补足身体阳气很关键!如何补呢?我们可以求助天之阳和地之阳。
天之阳就是太阳: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多晒太阳,以助发人体阳气。
地之阳就是艾灸:做好“三九灸”,它是最为简、便、效、廉的补阳之法。
两者结合效果更好:上午或临近中午时做“三九灸”,正午去晒太阳,能提升补阳之效。
1
为什么要做“三九灸”?
中医认为,人体气血的循环,以及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都是以阳气为根本。三九天是一年之中阴寒之气最盛的时候,此时天寒地冻、阴盛阳衰,宜补阳气以驱寒。
三九灸中的艾草是辛温助阳之物,提升阳气的能力很强。
2
2019-2020三九灸时间
三九天灸
三九灸通常分为五个阶段:在12月中旬左右可以开始首灸,之后每9天之后再完成一九灸、二九灸、三九灸和加强灸通常效果更佳。
2019-2020三九灸时间:
一九灸 2019年12月22日—2019年12月30日
二九灸 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08日
三九灸 2020年01月09日—2020年01月17日
加强灸 2020年01月18日—2020年01月27日
3
“三九灸”是“三伏灸”的加强
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冬夏共治,阴阳调衡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在疾病的调理过程中,若能顺应四季气候来平衡人体阴阳,可达事半功倍之效。
“三伏”和“三九”作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令,是人体功能最易受干扰的时段,也是最适宜改善人体体质的时机。
“三九灸”可作为“三伏灸”保健的延续和补充,两者配合,可实现阴阳共调、相得益彰,最大限度提高机体素质与抗病能力。
所以,做了“三伏灸”的人,别忘了做“三九灸”!
没做“三伏灸”的人,现在做“三九灸”也不算太迟,在三九天进行艾灸调理可以有效提升免疫力,减少疾病的产生或者复发,从而更加健康、长寿!
4
“三九灸”原则:宜“三补”
理论上,所有冬季易犯的疾病都适合“三九灸”,其中以虚寒证、气虚证、阳虚证最为合适。
01
虚寒证:补血虚
虚寒证的病机是阳气虚衰,也就是阳气的推动和气化功能不足,致使身体不能维持恒温,气血运行速度变慢,出现血虚血瘀等症。
很多女性一到冬天,就会出现手脚冰凉、腹痛喜温、月经紊乱等不适症状,其实就是身体血虚血瘀的表现。
02
气虚证:补气虚
气虚证的病机是元气不足,也就是气的推动、固摄、防御、气化等功能减退。元气不足,脏腑机能衰退,就会气短、声低、懒言、神疲、乏力。
03
阳虚证:补阳虚
阳虚证多由气虚进一步发展,此外,久病、久居寒凉之处、贪食寒凉清苦之品、年高而命门火衰等原因,也会导致阳气亏虚。
阳虚证尤其适合艾灸。
女人尤其需要“三九灸”
女属阴,天生体寒,一到冬天,大多数女人都有畏寒怕冷、手脚冰冷、腹冷腹痛等症状。
妇科多寒症,所谓“寒者热之”,艾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温热疗法,正是虚寒证的克星,因此有宫寒痛经、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妇科疾病的女人尤其需要“三九灸”。
临床证明,女人做“三九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而且连续几年做“三九灸”的女性体质会有明显改善。
这些证候也需要“三九灸”
1、呼吸系统疾病
三九严寒,呼吸系统极易受到病毒侵袭,“三九灸”可以益气宣肺、祛风散寒,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对过敏性鼻炎、慢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疗效特别好。
取穴:肺俞穴、心俞穴、膈俞穴、膏肓穴、定喘穴、中府穴。
2、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大多由于阳气虚弱、气血不足所致,如中焦虚寒、虚寒性胃病、肠胃功能紊乱、慢性结肠炎、虚寒腹泻等,“三九灸”对此有很好的疗效。
取穴:中脘穴、天枢穴、脾俞穴、胃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3、骨关节疾病
很多中老年人做“三九灸”就是为了调理骨关节疾病,“三九灸”对颈肩腰腿痛、肌肉疲劳等能起到很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如关节痛、骨质增生、关节炎、风湿等引起的各种虚寒性颈、肩、腰、腿痛等。做完“三九灸”,不仅疼痛等不适症状减轻,行动也会轻快自如。
取穴:阿是穴、膝眼穴、鹤顶穴。
4、免疫系统疾病
身体阳气不足就难以抵御风寒湿邪,尤其南方的冬天湿冷,人体稍不留意就会被外邪侵袭,引发感冒、哮喘、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三九灸”,相当于给身体加了一把火,可以将外邪悉数赶出体外。
取穴:命门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
5、妇科疾病
下焦虚寒、宫寒、痛经、带下量多。如上文讲述,妇科疾病患者最需要“三九灸”。
取穴:八髎穴、神阙穴、天枢穴、归来穴、子宫穴、血海穴。
除此而外,健康人群也可做“三九灸”强身保健。
- 背部:大椎穴、身柱穴、命门穴、风门穴、肺俞穴;
- 腹部: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
- 腿部: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涌泉穴。
其中,成人以神阙穴为主,可加灸命门穴、中脘穴、关元穴、足三里穴等扶正穴位;儿童以身柱穴为主,可加灸神阙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