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这些植物纤维比较细,随便撕吧、撕吧就能撕成条,可以用来编织网衣。虽然撕成条后,韧性大不如前,但好在原材料比较多。男人们去狩猎的时候,女人们就可以在部落里用葛藤、野麻织衣服。
后来,祖先们又有了“重大发现”。如果将葛麻撕得更细,搓啊搓啊搓成线,不仅能搓出绳子,而且还能用细细的绳子编织出更有韧性、更耐穿的衣服。更重要的是,这些衣服在面对猛兽的抓挠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御效果。这一发现,极大地提升了祖先们野外狩猎的生存能力。
慢慢地,葛和麻也成为了百姓的日常穿着与祖先相比,古人们发现将葛藤、苎麻等放在水里煮熟后,能去掉植物当中含有的胶质。而剩下的纤维部分更具韧性,也更方便织成麻布、葛布。不过,这些都是属于老百姓的穿着。所以,在古代也有“布衣”之称,多形容普通人的出身。
与之对应的,自然是古代的有钱人。他们穿的主要是丝绸,而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有了种桑养蚕缫丝的传统。到了汉代,丝绸已经成为了富贵的象征。那些有钱到可以任性的人,甚至将蚕丝当作“棉花”一样塞进被子里,用来充当被子的填充物。
这样的一床被子,就算是放在当今,恐怕也要好几千元。看来,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有钱人的生活,就是任性。
那么,没钱的普通人如何御寒呢?一般分为三种:
最穷的人,会将沙子烤热,之后自己睡在温暖的沙子上,身上盖上稻草或干脆把自己埋在沙子里。这种做法在现代人眼中很“沙雕”。但在古代,这却是没办法的办法。不少古代的穷人,连窝棚都住不上,加上那个时代可没有所谓的“暖冬”。为了活命,把自己埋在沙子里并不稀奇。
比这类一穷二白稍微好一点的穷人,会在被套里塞进芦絮、木棉花甚至茅草当作填充物用来御寒。至于冬季的衣服里,也多是塞进这些东西。至于御寒效果到底有多少,总比什么都不塞要强上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