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的异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属于修辞手法,一般都与人(言志一般都是写人的品格)有关。
不同之处:
1、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描写人的一种品格,通常在作文中出现,是作文中用来表现、突出中心思想的常用方法。无论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正确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运用借物喻人方法需要注意,所描述事物的特点, 要与人的品格有相似之处,让人读了文章,能清楚地认识到借物要说明什么,赞誉怎样的人。
2、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直观对象是“物”;
“托物言志”一般抓一个重点领起全篇,如“海燕”、“落花生”“焟烛”;
“托物言志”中的事物,人格化明显,主要表现作者的感情与哲理。
托物言志第一要着就是要努力描绘出事物所具有的外部特征,为展开联想做准备。当然,“物”的外部特征可能很多,在描绘它们时,只能选择那些对言志有用的特征,绝不能不分主次。同时,在自然界,“景”或“物”的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了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了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
要揭示“物”、“志”的相通点,就要选好“形”与“神”的“结合点”。《白杨赞》,“物”——白杨具有坚强、挺拔的特点,“志”是抗日军民坚强、朴质,不屈不挠的精神。托物言志,用笔大多在“物”,描绘外部特点不难,关键是要由此写出内部特征,只有写出物的内部特征,才能突显出“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