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辶,半包围结构。
相逢;不期而会。
入自北门,乃遇汝鸠、汝方。注
《书·胤征》
还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
《史记·高祖本纪》
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
唐·韩愈·《祭十二郎文》
2.遭受;遇到。
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
《左传·隐公九年》
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数千百家。
唐·刘肃·《大唐新语·持法》
其父母方以儿痘已出,可保无虞,不知一遇天灾,仍罹劫数。
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一
遇的部首:辶;
结构:半包围结构
读音:yù。
释义:
1、相逢;遭遇:相~。~雨。~险。不期而~。
2、对待;款待:待~。优~。冷~。
3、机会:机~。际~。
4、姓。
造字本义:动词,客人未经邀约而到访。
文言版《说文解字》:遇,逢也。从辵,禺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遇,意外相逢。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禺”作声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