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实现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充分显示出目前我国飞船和火箭上的多项关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返回舱外壁防热材料技术是神舟5号上多项关键技术之一,这是一块防热材料的真实样板,为使航天员能够在返回舱内拥有一个舒适安全的环境,研制人员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选定了一种低密度的烧蚀防热材料,使得飞船外部即使是在零下100度到零上3000度的时候,舱内温度仍能保持在零上20度左右。”
像这种独创的技术,在神舟飞船的研制中还有很多。作为我国第一代载人飞船,神舟5号越过了单人单舱、双人双舱的设计,直接采用了三舱组成的多功能飞船方案。虽然这次神舟五号只搭载了一名航天员,但我们的设计却是可以同时搭载三个人。
神舟飞船总设计师 戚发轫:(神舟号)飞船起步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比较高,而且一步到位了。到什么位置了呢,我们一下子采用了3个舱,还加了一个附加段这么一个布局,就使我们的船可以一下子做到天地往返运输。
神舟五号飞船在航天员返回地面后,轨道舱将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像卫星一样在太空中自主地工作,这就大大延长了飞船执行空间应用和科学实验任务的工作寿命。
神舟”五号飞船的推进舱安装有28台发动机,飞船与火箭分离后,飞船在运行段的姿态和轨道控制任务均由这些发动机承担。飞船返回舱上的8台发动机,担负着调整返回时的姿态和降落速度的任务。轨道舱上的16台发动机则主要用于其自身运行轨道的控制。“经过前4次无人飞船飞行实验的检验,证明我们的推进技术是成熟可靠的,完全能够满足实际需要。”秦文波对飞船上的推进分系统充满信心。
在谈到如何保证航天员与地面指挥控制中心保持通信联络时,秦文波说,“科技人员成功解决了这一难题。安装在飞船返回舱内的电视摄像头对图像信息进行压缩后传回地面,地面收到后经过解压缩,即可看到连续而清晰的电视画面。同时,传输通道还可同步传送航天员的话音、身体生理信息以及相关数据。为确保航天员与地面的话音通畅,技术人员采取了S波段、短波和超短波等多种通信技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