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送别创作缘由,李叔同《送别》的历史背景

首页 > 时尚 > 作者:YD1662025-07-05 16:50:32

李叔同送别创作缘由,李叔同《送别》的历史背景(1)

李叔同创作《送别》是在日本留学回来以后,这个时候他已经对佛学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在出家之前,他的好友许幻园,也是“天涯五好友”之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许幻园站在李叔同的门外喊:“书同兄,我*了,咱们后会有期。”没有踏进李叔同的家就转身离开了,李叔同看着好朋友的背影,足足看了一个小时,而后回到屋里创作了“送别”这首歌。

这首歌的曲子是J.P.奥德威所谱,词是李叔同所填的。约翰.庞德.奥德威是一位医生,作曲家,政治家和音乐企业家。他创作了《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曲子,李叔同填了这首词,取名《送别》。并且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填词的《旅途》也是在日本广为流传。《送别》这首歌流传至今依旧优美动听,不仅是因为曲子婉转优雅,歌词更是这首歌的灵魂,听众也是传唱至今

在1912年的春天,33岁的李叔同从天津去上海任教,后面加入了当时的文艺团体“城南文社”,也因为诗词的切磋与热爱,结识了许幻园、张小楼、蔡小香和袁希濂,并且义结金兰,成了“天涯五友”。

同年,应人邀请,李叔同赶赴杭州任教,在离开上海时写下《送别》,以表内心的不舍。

不过我们现在听到《送别》歌,曲却不是李叔同作的。《送别》的曲调是取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作品《梦见家和母亲》里的。李叔同在1905年—1910年日本留学期间,听到这首《梦见家和母亲》的时候,觉得旋律很优美动听,便用了这个曲子把词填了上去,才有大家现在听到的旋律。优美的旋律加上古典文雅的歌词,让这首歌一直被传唱了下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