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的诗好不好呢,李敖是这么说的,好书,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我藏书十万册,有些书不值得看:有些书已经过时,有些书写得还没我好。泰戈尔这本《飞鸟集》,成书已有92年,现在读来,仍像是壮丽的日出,诗中散发的哲思,有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事实上,冰心奶奶的《繁星》和《春水》是在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下面以泰戈尔的《金色花》和冰心的《纸船——寄母亲》为例。
《金色花》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
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
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
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
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纸船——寄母亲》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顺便提下泰戈尔也有纸船一篇。 两首诗通篇都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画面感很强,仿佛能看见小孩子调皮的笑脸和妇人相思的愁容。区别在于泰戈尔放弃了抒情的笔墨,在他的想象中谱写诗歌,而这些想象丝毫没有违和生活,因为这些都来源于他超乎常人的对于生活的观察与体味.景语的细致是没有几个诗人能达到的,通篇读来,可以感受到这里有一种神秘的气氛,一种“神”的情感,所以平静、淡然而又深沉。此处的神即为自然,他对自然的热爱和童心的向往贯穿他整个写作生涯,甚至感染到了冰心女士,也就有了像纸船这样的诗篇。
继续从神性阐发,他的诗在贴近自然,表达天性的基础上似乎注入了新的魔力,简而言之就是思想,人有思想,自然有思想吗,为什么有白昼的交替?万物得以生存。为什么水可以循环,当然这些都可以解释,不能解释的是这些为何存在,为何保持一致的和谐,平衡,是否有思想的“神”存在呢?泰戈尔还是一位哲学家,他对自然的直观理解通过“诗”这面镜子,照到思想的墙面,他们已不再是诗了,他们是有思想的孩子。
例如:夜之黑暗是一只口袋,迸出黎明的金光。
原来太阳是个调皮的孩子,他忍不住黑夜的寂寞,终于在黎明的时候偷偷打开门溜了出来。蕴含的哲理:黑暗中孕育着光明,唯其痛苦,才有欢乐。没有说理,没有教条,却让你沐浴在真理的光辉中。
本人写一些小诗,最爱泰戈尔和顾城,特此为文,顺便解答您的疑惑。
——2017.9.8. 23:00
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