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钢琴,没有老师的引导和指点,很多重要的理论知识和概念,都需要自己在学琴的过程中去积极主动的领悟,一不小心就会把重要的内容给忽略掉了,那学琴的就成了走马观花,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成效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我最近学习了《中外钢琴独奏小品精选1》中的第12首《浪漫曲》和第13首《采茶》,第14首《墨西哥的节日》,其实这几个小曲子都已经用到了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但是我自己在学习这些小曲子的时候,并没有充分的意识到这一点,对这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没有认真对待。
我只是按照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的规定时值,将它们正确的弹了出来,节奏上也没有出错,但是对这些用到附点音和切分音的节奏型,我并没有加以重视,而是一带而过,把它们当作一般音符对待了。直到今天学习第15首《演艺人》时,才发现了这个问题。
于是,赶紧上网搜了一下相关内容,从理论上重新认识一下,了解其概念特点,并对我所学习的几首小曲子中的应用实例加深理解。
切分音的特征是,由弱拍音变强拍音,即切分重音,改变了正常的强弱拍关系,包括以下情况:1、弱拍音延长到强拍,2、强拍休止,3、强拍的弱位置(如后半拍)延长到强拍或强位置。
我学习的这几首小曲子中,这几种情况差不多都有,例子也很多,以图为例,具体分析一下:
1、如图一,《浪漫曲》中的第2小节的第1个音符为二分附点音符,第4小节第1个音符为4分附点音符,附点音符的时值长度一定要准确。第5小节是最典型的切分节奏,中间长音是切分音,此时要以切分音为重音,不仅切分音符时值长度要准确,这一小节的强弱拍结构也要进行调整。
图一
2、如图二,《采茶》中的每个小节的第2拍的第一个音符都是8分切分音符,其时值长度也要准确。
图二
3、如图三,《墨西哥的节日》,6/8拍的一个例子,强弱弱次强弱弱,每个小节中带连音线的音都是切分音,第4小节和第8小节的第2个音符也是切分音的一种。切分音的特征就是,弱拍音延长至下一个强拍,强弱关系发生变化,即为切分重音。
图三
4、如图四,《演艺人》,4/4拍的一个例子,强弱次强弱,每个小节中带连音线的音符也都是切分音,符合切分音的特征,弱拍音延长至强拍,即为切分重音,改变了原有的强弱关系。
图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