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相机拍照参数,夜间拍摄电子相机参数设置

首页 > 数码 > 作者:YD1662023-04-19 00:49:08

选择好一台合适的相机之后,在进行拍摄之前,还需要对相机进行一定的参数设置,让它更适合人像拍摄的需求。那么相机的参数设置有哪些关键点呢?这里从以下6个方面来进行说明。

光圈与快门的组合设置
光圈与快门速度的组合是摄影最基本的一个参数关键点,所有的摄影呈现都取决于这两者的搭配。在感光度已确定的情况下,光圈和快门速度控制着照片最基本的明暗变化。只有将这两者都设置得恰到好处,才能拍摄出理想的画面效果。

摄影的原理,通俗来讲就是光线通过一个孔投射到胶片上,使胶片产生感光变化,进而呈现图像。在数码时代,胶片呈现的图像是由数码科技模拟呈现的。光圈控制着这个孔的大小,而快门速度控制着进光的时间。进光时间越长,进光量就越大,所获得的图像接收到的光就越多。因此在日常拍摄中,要通过光圈和快门速度的合理搭配,来控制需要的进光量。

白天相机拍照参数,夜间拍摄电子相机参数设置(1)

以上面图为例,这是关于相机的一些参数设置。从左到右,第1排中的第2个参数代表快门速度、第3个参数代表光圈大小。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的参数越大,则进光时间越长,曝光越多,画面会越亮;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光圈参数越小,则进光量越大,曝光越多,画面会越暗。因此在实际拍摄中,可以根据自己想要的明暗效果对两者进行适当调节。

说到光圈,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景深”的概念需要说明一下。景深,简单来说就是指被拍摄物体的清晰成像前后的距离范围。景深越小,除了拍摄主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就会变得越模糊;景深越大,除了拍摄主体以外的其他物体就会变得越清晰。同时,光圈大小对景深也有一定影响。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通俗一点地说,就是光圈越大,成像主体前后的物体就显得越模糊;光圈越小,成像主体前后的物体就显得越清晰。这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虚化”效果,光圈越大,照片虚化效果就越明显。

白天相机拍照参数,夜间拍摄电子相机参数设置(2)

看上面这两张照片,左边的光圈大小是f/1.8,右边的是f/10,左边的光圈比右边的光圈大很多,所以左边的背景虚化就更明显。

在人像拍摄中,有时为了突出人物主体,会将背景进行一定的虚化处理。尤其是对于日系人像拍摄来说,通常更侧重于人物美感的刻画,因此也会比较强调虚化效果的处理,在较多的情况下会选择大光圈进行拍摄。

同样以前面说到的两张图片为例。如果把图片中的玩偶看作是人物主体,由于左边的照片背景更模糊,人物的存在感也就更强一些;而右边的照片背景较清晰,人物在画面中的存在感就被弱化了。

TIPS:要特别说明的是,景深不仅受光圈因素的影响,还受镜头焦距、主体与背景距离及主体与镜头距离的影响。但无论如何,通过对镜头光圈大小的控制,可以有效地实现自己想要的背景虚化效果。

ISO的设置
相机的ISO指的是感光度。感光度越高,获得同样曝光效果的照片所需的快门速度就越低。在光线较暗时,为了获得相对较好的画面效果,又不希望快门速度过慢,可以通过提高感光度来解决。但不得不说的是,随着感光度的提高,照片画质通常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同时出现颗粒感;反之,感光度低一些的照片,画面质感更细腻。

白天相机拍照参数,夜间拍摄电子相机参数设置(3)

例如,上面这两张照片中展现的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背景拍摄的同一主体。在拍摄时,左图感光度为ISO200,右图感光度为ISO3200。在光圈相同的情况下,如果想要画面的亮度一致,前者的快门速度需要保持在1/100s,后者的快门速度需要保持在1/2000s。但是,在ISO3200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颗粒感更强,而在ISO200的情况下拍摄的照片画面看起来更细腻、平滑。

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可以将感光度保持在ISO100或ISO200来进行拍摄,这样画质更好。在夜晚、光线较暗或需要快速捕捉物体形态的情况下,则需要提高感光度来进行拍摄。

白平衡的设置
在进行人像拍摄时,白平衡可以用于控制照片的色调,它可以让实际环境中的白色物体在拍摄画面中得到基本的还原。不过,人像拍摄不同于新闻纪实类的拍摄,不需要呈现真实的色彩。因此在拍摄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需要,通过白平衡设置,调出自己想要的色调。

相机中常见的白平衡模式有自动白平衡、日光、阴影、阴天、钨丝灯、白色荧光灯、闪光灯、用户自定义和色温。可以根据拍摄时的光线选择对应的白平衡模式来进行拍摄,以还原当时的颜色情况。如果想要让画面色调根据自己想要的冷暖效果来进行自由变换,可以选择“色温”模式。

TIPS:色温(热力学温度)是表示光线中包含颜色成分的一个计量单位,符号为K。暖色的色温高,冷色的色温低。白平衡中的“色温”模式能让环境中的白色物体与我们实际看到的相符。

在色温模式下进行拍摄,如果将色温调高,得到的画面会偏暖,且色调会更偏黄色;如果将色温调低,得到的画面则会偏冷,且色调会更偏蓝色。

例如,下面这3张照片展现的是在同一时间和同一背景中拍摄的同一主体,拍摄时变化的只有白平衡的“色温”设置。通过图片对比分析可以知道,色温在3000K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色调会偏蓝,色温在5000K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色调在3张照片中最接近于白天人眼所看到的色调,色温在8000K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色调会偏黄。

白天相机拍照参数,夜间拍摄电子相机参数设置(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