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机该选多大内存?8G、12G、16G 代表什么,有多大区别?
内存RAM,英文名Memory,中文全称为内储存器/主储存器。
当我们使用手机的时候,应用程序就是存储在这里面的,方便SoC随时读取,内存越大就好比公路的宽度越宽,能同时流通的车辆也就越多。
而平时我们说手机存储越大,可以存放更多照片和应用数据,这个指的是ROM。
如果说内存指的是一条路的宽度,那么存储就好比一个巨型停车场,停车场越大,可以停放的不开的汽车也就越多。
那么通过这个比喻,大家可以简明地理解SoC,内存,存储之间的关系。
但其实内存和存储哪个的大小更重要,是一直存在于数码圈的一个争端。
这个争端曾经在OPPO R9那一代被极具放大了,因为在这款机型之前,大部分的2500价位机型其实就是3G/2G的内存,大家普遍讨论的是存储。
所以OPPO R9突然出来主推4G内存,在互联网上引发了极大的讨论,因为当年还发布了UFS2.0存储技术,性能比以前的EMMC要强上不少。
同价位到底是选择4G大内存,还是选择性能更好的UFS,到底哪一个能够让消费者使用时间更长?几年后也可以舒适地使用手机?这些问题成为了当时舆论漩涡的中心。
按上面的比喻来说的话就是,到底是路更宽重要,还是停车场的出入口更宽重要?
技术的讨论容易刻舟求剑,大内存的讨论也是一样的,距离OPPO R9发布已经过去六年,现在依然还有很多OPPO R9在正常使用着,而当年3G内存的各种性能神机,现在已经完全没办法用了。
我当时就让我大爷买了一个3G内存的性能神机,一开始两年还是挺有优越感的,确实挺流畅的,但是却遇到了一个致命的时代问题。
所有的平台软件开始急速扩张,每一个应用占用的内存都开始大大膨胀。
当时一个系统在后台常驻需要1G左右的内存,而一个社交软件后台常驻需要500兆内存,然后还有一些常用软件的后台常驻。
于是就出现了一个问题,3G内存下,后台只活得下来一两个应用,往往是刚看完社交软件,再打开内容平台,就发现内容平台被清理了。看内容平台想起来看信息了,再打开社交软件,发现也被清理了,老板已经在后台找不到人大发雷霆了。
而4G内存哪怕在今天,也依然可以正常使用,在手机系统瘦身运动下,后台活两三个应用是不成问题的。
所以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用手机就像吃火锅一样,火锅的盆子越大(存储),可以预存的东西就更多。
但是要吃东西的时候,肯定要把东西夹到碗里放冷了再吃(内存)。
碗越大,能随时夹起来吃的东西就越多,这个就是大内存的好处。
同时一个碗里面能放多少菜,也不是完全取决于碗的大小,火锅里的菜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有的菜是会越来越大的。
比如本身我们只是吃一片牛肉,后来为了增加口感,就让牛肉把泡椒卷起来,于是吃的还是一片牛肉,以前只需要1的空间,但是因为夹了泡椒,占用的空间就变成了2.
那么同样的需求,我想要吃到同样多的牛肉,那就需要两倍的碗(内存)容量。
这就好比以前我们的社交软件就只是聊天用的,但现在还可以看新闻看视频买东西,95%的功能都是用不到的,然而还是会因为启动社交软件,被一并放置到内存里。
所以谁知道未来的应用会不会更加臃肿呢?我们无法预测,所以选择大内存的手机,在未来一定可以用得更久。
这个道理不光手机厂商在思考,软件厂商也在思考,不然也不会出那么多极速版应用了。其实就是应用太臃肿了,很多老机型用不了,被迫出一个简化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