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并不是说像素越高,画质就越好。你就看小米手机能和富士中画幅比吗,虽然都是1亿像素。
总像素值越高,生成的图像越大,画面大,体积也大。这对于后期裁切是有帮助的。另外就是画面的精细度很好。特别是通过将大图缩为小图的时候。
当然,也有很多副作用,比如高感不太好、连拍速度下降、对于存储卡、硬盘的要求更高,对于电脑后期处理的配置要求更高等。
因为不同的拍摄工具,都具有不同的画幅和总像素,单纯去比较画幅或单纯比较总的像素值,意义并不大,所以,我们得看下面下面几个指标:
2、像素点大小
通常情况下像素点的面积越大其捕捉的光子越多,感光性能越好,越不容易产生噪点,画面的动态范围越好。而像素点面积越小,所获得的信息量自然也就少了,为了对其加以补偿就必须加大电信号,而这么做又容易产生噪点。所以这个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指标。
3、像索密度对于画质的影响
像索密度越高,则相邻像素之间产生的干扰最越大,从而对画质产生一些影响。所以高端相机的发展趋势就是在既提升总像素的前提下,又不断向大画幅发展。
4、感光元件的技术
受制于体积,感光元件采用的感光技术就有非常多,比如,CCD、CMOS,而CMOS又有堆栈式等等不同。这里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技术内容,我们就略过了。
我们只需要知道,目前主流相机采用的多为CMOS,是为了在性能与成本间取得平衡。而有部分中画幅相机对价格不敏感,而采用CCD以求得更高画质。
在克服像素密度的问题上,感光元件的更新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佳能以5DS领先了几年后,尼康、索尼机型持续以更高的像素密度来进行突破,目前35mm相机像素值最高的是索尼的A7R4,已经达到了6000万像素,而据称佳能的高像版EOS R会高于6000万,相信像素大战还将继续打下去。
5、图像处理器对于画质的影响
图像处理器的技术也非常重要。与相机一样,图像处理器也一直在迭代。在处理的数据量,降噪算法等等,都是一代比一代强。有理由相信未来在AI技术的融合下,在有限的画幅内,保证画质的前题下,像素也会越来越高。
不同画幅所产生的镜头转换系数1、为何会有镜头转换系数
这里主要涉及到像场复盖的问题。在使用相同焦距的镜头时,由于成像单元大小不同,能拍摄的范围是不一样的,即视角的差异。要得到相同的视角,需使用不同的镜头焦距,两种焦距值相除即镜头转换系数。
2、镜头转换系数对于镜头的影响
最大影响是等效焦距。
这里要注意一点,景深与实际焦距有关,所以相同一只镜头用于全画幅与半画幅上,产生的虚化效果,在感觉上不同。我们举个例子说明,假设我们都用85mm镜头拍人像,在全画幅上,焦距是85mm,在半画幅上,等效焦距是136mm。同一镜头产生的虚化效果是一样的,但由于在半画幅上存在等效焦距,其与全画幅用135mm拍出来的人像,其虚化效果就要弱上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