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使用手动超频的话,需进BIOS将防掉压等级调高,即将CPU Vcore Loadline与Vcore SOC Loadline Calibration两条重载先调整为为最高等级。要不然到到达高负载时电压是肯定会自动掉的,当然各家主板的具体设置不同,这里以技嘉的BIOS为例,即是将重载线设置到Extreme和Ultra Extreme等级。
当然要记得,想超频ECO Mode节能模式是一定要关闭的,要之后会分分钟就给你直接断电。
实际超频中使用手动OC选项测试基准线时,可以直接切换到简单视图进行测试和应用,当然AMD Ryzen Master的测试并不算太极限,电压和主频极限需要进行稳定性测试并通过才能得到。为了省事,建议先通过AIDA64进行FPU单拷查看相应温度,通过后再去进行CineBench R15/20的测试保证不报错通过,以这两项测试为检验基准,尝试到临界点再进行其他测试。具体测试思路请见「检验超频稳定性」小节
为什么不建议使用BIOS手动调节?
我们知道三代锐龙出厂的频率设置很激进,手动超频的提升非常小,在超过对应的频率后,由于电压电流的提升,处理器的功耗与温度会暴涨。而且手动超频需要反复尝试调电压用以平衡功耗和温度,难于直接调节单核心的频率。所以上文中使用了软件超频进行了设置。如果想通过BIOS进行超频操作的话,甚至还要比软件的手动超频更为繁琐。
BIOS手动调节
在BIOS中手动调节则是更简单了,三代的的U可以靠软件确认基本盘范围。一二代的话直接按拉倍频到42-拷机(功率与温度)-VDDCR调电压-拷机(功率与温度)-拉倍频这样循环即可。如果不追求拉到极限的话,基本几个循环就能确认到所需的超频范围了。
7.检验超频稳定性即便是通过了AMD Ryzen Master,在实际使用中也可能会因为满载时掉电压导致断电,这时就需要进行FPU单拷,用于测试在极限情况下CPU散热和稳定性表现了。为了保证处理器长期使用情况下,减小缩肛的速度,在电压预留与温度控制上是要设计好的。360的冷排理论上能压到180W左右的TDP,现在市面上消费级的处理器超频拉满大概也就这水平,所以我们只需要关心处理器的内部二极管温度。3代锐龙的设计是二极管温度压制在95℃以下,尽管105℃以下其都是能够正常工作的,所以我们还是就以二极管95℃为分界线进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