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功能机时代,手机搭载的电池大多是镍镉电池,这种电池以氢氧化镍(NiOH)及金属镉(Cd)作为产生电能的化学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记忆效应。
如果不能完全放电充电,日积月累下来,镍镉电池容量就会越来越小,最后变得越来越不耐用。
那会儿的手机,最好用完再充。
因为这个特性,以前刚买的新手机还有专门的激活电池活性教程。
年纪小的机友可能根本不知道。
但是,这种习惯反而会损害智能手机用的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可重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
锂离子电池能用更小的体积储存更多的电量,没有镉元素的重金属污染,而且没有记忆效应,因此被智能手机广泛使用。
不过,锂电池也不是完美的。它有一个无法避免的痛点:害怕过充过放。
如果一直耗到 10% 以下甚至是 0% 再充电的话,就会导致过度放电。
过度放电,会导致电池内部锂离子过量嵌入晶格中,无法再释放,且这种损耗是不可逆的,最终影响电池寿命。
所以大家尽量不要把手机用到没电再关机,这种行为对电池的伤害是很大的。
既然电池害怕过度放电,是不是一直插着电就可以了?也没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