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晚,江波龙披露一季报,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36.93%。上海证券报记者统计,截至4月21日晚,共有10家A股存储芯片相关上市公司发布了一季报或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9家公司业绩实现同比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在减产等因素带动下,全球主要存储企业自2023年第四季度开启DRAM产品涨价以来,大容量存储产品价格持续走高。当前,在智能手机、PC需求回暖,并带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势下,中小容量存储产品也进入到涨价区间,涨价有望持续到年底。
多家公司一季度业绩飙升
一季报显示,江波龙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4.53亿元,同比增长200.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236.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228.44%。
对于业绩大增,江波龙表示,公司一季度营业收入增长主要是其大力拓展业务,实现了出货量的大幅增加所致。公司还表示,公司的期间费用受到员工股权激励计划股份支付费用0.83亿元的影响,若剔除相应金额,报告期内净利润增长幅度将更大。
事实上,包括江波龙在内的多家存储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都实现了快速增长。截至4月21日晚,共有10家A股存储芯片相关公司发布了一季报或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9家公司业绩实现同比增长,江波龙、航锦科技、佰维存储、德明利、澜起科技等公司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均超2倍。
其中,澜起科技一季度业绩最为亮眼。澜起科技预计2024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7.37亿元,同比增长75.74%;归母净利润为2.1亿元至2.4亿元,同比增长9.65倍至11.17倍。公司表示,今年以来,内存接口芯片需求实现恢复性增长,公司部分新产品开始规模出货,推动本期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进一步分析,行业回暖、新兴市场需求向好、产品线扩大等是多家存储芯片概念股业绩增长的主因。
德明利预计,公司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86亿元至2.26亿元,同比增长524.81%至616.17%。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德明利表示:一是公司持续聚焦存储主业,前期大量产品验证及导入成果显著;二是以人工智能为主的新兴领域推动存储市场需求持续向好,推动公司销售收入、毛利率延续增长,净利润水平大幅提升;三是公司持续扩大产品线布局,推出了包括高端固态硬盘、嵌入式存储、内存条等多款存储模组产品,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佰维存储预计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5亿元至1.8亿元,同比增长219.03%至242.84%,实现扭亏为盈。佰维存储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以来,存储行业回暖,下游客户需求持续复苏,公司大力拓展国内外一线客户,产品销量同比大幅提升。同时,存储产品价格持续回升,公司经营业绩不断改善。
中小容量存储也涨价了
“以512Gb的NAND为例,去年4月最低价是1.2美元,现在价格已经涨到4.4美元,预计二季度还将继续上涨。”对于存储价格上涨,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容量存储价格还将继续上涨,但价格上涨幅度已经趋缓。
事实上,早在去年第四季度,全球主要存储厂商已经开启对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芯片产品的涨价。NAND闪存则于去年底开启涨价。
最新消息是,由于需求超预期,三星计划在今年第二季度将企业级SSD(固态存储)价格在第一季度基础上上调20%至25%。三星原计划第二季度价格涨幅约为15%。美光也向客户发出第二季度涨价的通知,价格涨幅超过两成。
公开资料显示,从一颗难求到供应过剩,存储的“库存调整”经历了五个季度。2022年底和2023年初,主要存储大厂主动启动了供给侧减产,铠侠、美光、三星等国际存储大厂陆续减产。自2023年9月起,全球主要存储厂商开始向下游厂商发出四季度合约涨价通知。
对于存储价格走势,集邦咨询(TrendForce)在今年3月底发布报告称,除了铠侠和西部数据自今年一季度起提升产能利用率外,其他存储芯片供应商大致维持低投产策略。尽管二季度NAND Flash采购量较一季度小幅下滑,但整体市场氛围持续受供应商库存降低以及减产效应影响,预计二季度NAND Flash合约价将强势上涨13%至18%。
其中,受北美及中国云端服务业者(CSP)需求上升影响,预期上半年企业级固态存储(Enterprise SSD)采购量将逐季成长,预计二季度Enterprise SSD合约价季涨20%至25%,涨幅为全产品线中最高。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中小容量存储也进入了价格上涨通道,多家我国存储公司已经对客户发出了涨价通知函。
“中小容量存储产品刚进入涨价区间,涨价至少会持续两至三个季度,有望持续到年底。”对于中小容量存储涨价,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现在中小容量存储的涨价幅度还比较小,但下游需求在慢慢回暖,其涨价持续性更好。“智能手机、PC需求强于去年,并带动TWS耳机、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起增长。”该人士解释,在市场需求回暖预期下,芯片设计公司加大备货,正加快对晶圆厂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