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 这种东西 我没有”
4
听大作家告白
《最后的访谈系列》
童鞋怎么说:
还是那句话,我们总是因为作家的固定身份(也可能是因为他们一出来就是以这个身份和我们相遇)而忘了他们是多么可爱出众又个性十足的好读者。
@读者 荷尔德森
海明威、马尔克斯、博尔赫斯、冯古内特、华莱士、波拉尼奥。
这六位访谈对象,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光耀文学史的天王巨星!
有两位拿下了诺贝尔文学奖,有“颠覆了小说世界”的,有粉丝过亿的,结过四次婚的,有长期抑郁只活了40多岁的,也有40多岁才开始写小说的…
他们的才华和见解,都被收进这套极短群聊书中。
“钢铁硬汉”海明威一直怒怼采访者:“这个问题不怎么有趣”“老套无聊的问题”“这话题到此为止”;
“温柔话痨”博尔赫斯就没啥架子,谈的都是个人喜好,丝毫没有回避,比如讨厌无法克制愤怒的人,讨厌《伊利亚特》而喜欢《奥德赛》,等等。
周末翻开这套书,就像走入安静的摄影棚,你能现场聆听大文豪的私密心声。
5
到厨房寻求治愈
《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
童鞋怎么说:
食物是自然的馈赠,生命中最美好的赐予之一。伺候好自己的胃,就是美好人生的开始。
@读者 清欢
为了儿女放弃生活、与丈夫过着麻木生活的莉莉娅;
失去妻子自己打理生活的马克;
独自照顾瘫痪神经质母亲的费尔达。
当生活的重锤落下,他们躲到厨房里寻得片刻安宁:
莉莉娅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房客准备他们国家的食物;
马克从不会做菜到为朋友们准备聚餐,慢慢走出阴霾;
菲尔达和孙女共享厨房做一道苹果盒子,得享天伦之乐。
这是土耳其版的“深夜食堂”,在致郁的生活中寻找曙光,难怪是8.0 。
6
在两种文化建筑里找平衡
《同名人》
童鞋怎么说:
只有失去根的时候,才会突然想问自己的来路…刚从美国回来的时候读了这本书哭得稀里哗啦…
@读者 不吃鱼的喵阿姨
“生活在这里,而我被困异处。”
每一个异乡的人都会面临“身份认同”难题,印裔男孩果戈里也不例外。
他是个移民二代,有印度孩子的勤勉,也有美国孩子的叛逆。
成年后的他事业高起,想跳出印度人的圈子,与纽约上层家庭的女友谈恋爱。
但他在这段关系中总是找不到一个舒服的状态。
女友会在他吃饭时吐出鸭骨头时,流露出一种厌恶的表情;
他最终选择与印裔女孩结婚,而这个女孩也有自己的叛逆。
果戈里会在两种文化的碰撞中找到平衡吗?这个周末和他一起探索吧。
7
看一出待拍的电影
《谁家有女初长成》
童鞋怎么说:
严歌苓自由驰骋之笔值得学习,好像历史、社会、国度、城市与文明在她面前都只是一枝枝笔,戳起就能写。
@读者 浠墨
如果你去过偏远闭塞的村子,阅读严歌苓时就会生出无限敬意。
因为她下笔如刀,总能轻松松就戳破穷人的自尊、富人的优越,露出人性的暗黑底色。
巧巧是西南山区飞出的一只金凤凰,她抱着去深圳赚大钱的宏愿,却被人贩子所骗。
她弱小到无力挣扎,半推半就地被强奸,次日却觉得“已经是他的人了”;
被拐卖,过了日子就觉得“这个男人还是好”。
最后被丈夫傻弟弟糟蹋,声嘶力竭嚎了一声,“妈”。
当她终于抡起大刀反抗,却又把自己逼上了一条不归途。
可怜、可气亦可恨,但可怕的是,这样的事情还在发生,值得我们一而再地警醒。
8
和大自然拥抱
《起风了》
童鞋怎么说:
“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很小的一册,大概就五万来字的作品。带有日本特有的细腻。
@读者 夏一慕
这是一本精致的小书,封面设计得清新又雅致。
小蜗在阅读时脑子里一度装满了《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翠绿色。
故事线索很简单,“我”在山麓疗养院里认识了美丽的节子。
两个人一见如故,"我"也陪着患上绝症的她走过了人生最灿烂的时光。
相遇、相知、陪伴、托付,温暖的情节配上静谧的风景,治愈力翻倍。
庭院里含苞待放的鲜花、大山里的落日、森林里的雪景…
这是一场日式的生命思考,即使人生已到尽头,也能在小确幸中捡拾希望。
评论里推荐一本你的周末小书吧,或者推荐一本适合秋天读的小书,小蜗想做秋季专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