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史学著作是什么,我国经典史学作品有哪些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04 09:21:01

一、北京人

同时关注原始农业,注意河姆渡和半坡的区别。

二、分封制

1. 目的:为了控制全国广大地区。

2. 受封者:周王子弟、亲属、功臣和臣服的旧邦首领。

3. 重要封国:鲁、齐、燕、晋、宋等。

4. 封国的统治者:诸侯(国君)。

5.作用:诸侯国如同屏障藩篱,捍卫周王朝的安宁,有效管理和开发所辖地区。

三、商鞅变法

背景:(1)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秦国落后,秦孝公决心变法图强,于是发布求贤令,招揽优秀人才。商鞅得到 消息,

便来到秦国。

2. 时间:公元前 356 年。

3. 内容:

(1) 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土地国有制,国家承认私人的土地所有权。

(2) 重农抑商。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除徭役;禁止弃农经商,反映弃农经商 懒惰而贫困的人,要罚做奴隶。

(3) 奖励军功。立功者赐给爵位和田宅;贵族及其后代无军功,不能获得爵位和享受特权。

(4) 迁都咸阳,推行县制。全国设 31 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吏去治理。

(5) 严明法令。公布法律,编制户口,实行连坐法,使百姓互相监督。

4.意义:通过变法,秦国的旧制度废除,新制度建立,国家富裕,军力增强,秦国成为战国 后期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四、百家争鸣

1.老子:

(1) 思想:认为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主张“小国寡民”。

(2) 代表作:《道德经》。

(3)地位:我国第一位创立自己学说体系的思想家,创立了道家学派。

2. 孔子:

(1)思想:

①提出“仁”的学说。阐释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

②重视“礼”。

③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以德治国。(2)

教育家:

①创办私学,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官府对教育的垄断。②编订多 种教

材料,丰富了教学内容,保存了古代文化。③他讲究教学方法,善于启发诱导,坚持因材 施教。

(3)影响: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由他整理编定的《诗》《书》《春秋》等,以及记录他言行的《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儒家思想在我国长期居于主导地位。

3.百家争鸣:

社会背景: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对于这个变化,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看法,学者们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自己的主张,传播自己的观点。这样就产生了一大批思想家,历史上称为“诸子”,因学派众多,故称“百家”。

(2) 重要学派及思想:

墨家,儒家,道家,法家

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措施

1. 建立皇帝制度:

(1) 由来:嬴政以“皇帝”取代“王”,自称“始皇帝”。

(2) 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位独尊。

2.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公”):

(1) 丞相:管理行政。

(2) 御史大夫:负责监察。

(3) 太尉:掌管军事。

3.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1) 废分封,行郡县。郡下设县。

(2) 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经济措施:

4.统一货币、度量衡:

(1) 货币:规定以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各诸侯国原有货币一律 废

止。

(2) 度量衡:颁布了全国通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的计量标准,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制度。

(3) 交通:修建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网,驰道和直道是道路网的主干道。

文化措施5.统一文字:统一文字为小篆。后来,书写更方便的隶书逐渐流行起来。

六、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1. 整治措施:

(1) 彻底解决王国问题:

①背景:王国问题严重影响帝国统一。

②措施: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等一系列削弱王国的法令。后来汉武帝又采取了一些其他政 策,取消了一些王侯资格,将威胁中央的问题彻底解决。

③意义:使王国力量分散、削弱,难以同中央对抗,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建立监察区:

全国设 13 个监察区(称为 13 州部),设立刺史制度,监督地方。

2.文化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汉武帝时期,鉴于各种学说与儒学并行,扰乱人们思想,妨碍“大一统”,董仲舒提出

出这一主张。

目的:为了从思想上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巩固统一,加强君权。

影响:确立了儒学在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精通儒家经典成为求取功名利 禄的主要资本。

3.军事措施:

开疆拓土。在河西走廊、海南岛、“西南夷”新设郡县,加强对边疆的控制。 4.

经济措施:

整理财政,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七、丝绸之路

1. 形成时间: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2. 路线:以长安为起点,经过河西走廊和天山南北,翻越葱岭,通往西亚和欧洲。汉朝时, “南

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也初步形成。

3.影响: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是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4.西域都护的设置:公元前 60 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保护

往来商旅。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八、造纸术、司马迁与《史记》

1. 造 纸 术 :

(1)发明时间:

①西汉——开始用麻造纸,在世界上最早发明了造纸术。

②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纸产量大增,成本降低,逐渐取代竹木简,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料。

(2)意义:为文化交流和保存提供了重要条件,是我国古代人民对人类文化的伟大贡献。 2.

司马迁与《史记》:

(1)记录起止时间:黄帝到汉武帝。

(2)内容:为历代帝王写了“本纪”,为诸侯、王和孔子、陈胜等写了“世家”,为商鞅、

屈原等写了“列传,’。

(3) 体例:纪传体通史。

(4) 价值:是我国最优秀的史学著作,也是优秀文学作品。

九、唐朝的对外关系

1.对外关系:

(1)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促进了日本佛学、

医学、建筑、雕塑水平的提高。

(2)玄奘西行:玄奘为中国和印度半岛的文化交流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著作《大唐西域记》

成为研究印度半岛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的珍贵历史文献。

十、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明长城:

(1) 修建目的:加强对蒙古族和女真族的防御。

(2) 起止点:西起嘉峪关,东到鸭绿江。

(3) 意义:是历代规模最大、防御设施最完善的城防工程。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