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人物、性格特征、经典情节
1、傅聪
刻苦用功、严谨,先做人后成“家”,生活有条有理,热爱音乐,心怀祖国。
傅聪在国外求学,努力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他苦练琴技,积极进取,主动与父亲谈论艺术、文学,让父亲多给他推荐书目。他对待自己的表演自我要求极高,不易满足。在国际比赛中获奖,为国争光。
2、傅雷
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亲人(主要是儿子)无私的关爱,有良知,为人坦荡,秉性刚毅、爱国。
①傅雷的爱子情深。在他给儿子的信里,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的爱子情深,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
②傅雷对儿子的鼓励。傅雷听过儿子傅聪的录音后,对儿子的录音精细地分析以及客观地赞赏,并且在后面提到了对儿子的希望。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一方面,体现出自己对孩子的肯定,让其有努力拼搏的决心以及成功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提出了自己的希望,给孩子指明了前进的路线、发展的方向。
②傅雷的嘱咐。千叮咛万嘱咐,父母心放不下。儿子如何应对社会的千变万化,作为父亲,他百感交集,只能像普天下的父母一样,用自己走过的经验,提醒儿子少走冤路,多踏捷径。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父母心中托起太阳的希望,父母走的弯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辙,希望他们能比自己更上一层楼。
3、傅雷夫人
温厚善良、端庄贤淑、细心的东方女性。
母亲的关心:要说还是母亲的心细,父亲在儿子的前途上,用心良苦,而母亲从最细微的地方——儿子的感情问题着手,给儿子明确的道路方向,告诉他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在哪里。
二、《傅雷家书》艺术特色
①书信的形式。从形式方面看,只有通过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猎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信中傅雷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接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的学识、思想让他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②真挚的感情。傅雷说,他给儿子写的信有好几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儿子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傅聪的爱却没有沦为那种庸俗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正如他对傅聪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③文字优美,读来感人至深。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令人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中获得教益。傅雷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的音乐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要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三、《傅雷家书》主题思想
①《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②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四、《傅雷家书》阅读启示
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好的家庭教育,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傅雷坚持给海外的儿子写信,教他为人处世的方法、音乐艺术的涵养,把儿子教育成才。《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用适当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是多么的重要。
②无论身处何地,都应该心怀祖国。一位伟大的父亲不仅在孩子的学习上会悉心教导,在人格品质上更是重视。傅雷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自己的儿子,教导他要爱自己的国家,尽自己所能为国家做事。这些书信,不仅使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而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