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天在看,一个人对自己父母的态度,就是其最真实的人品。
《老有所依》中,奚美娟饰演的亚芝是一个善良大度的好人,但不是一个好母亲,她用自己的凄惨一生告诫所有同类,宠儿如*儿。
对孩子过度的溺爱非但不会让他学会感恩,懂得父母的不易,反而会促使他越来越自私自利,把亲人对他的好,视为理所应当。
回顾她的一生,不免泪湿眼底,房子,存款,全部都给了儿子,儿媳,却落得一无所有,无家可归的结局。
她给了孩子自己所能给的一切,但儿子儿媳依然觉得不够,她们想要的幸福,无一例外都是建立在母亲的痛苦之上。
妈妈老了,你们得学会自食其力。
妈,你不能这样对我,你怎么能丢下我不管呢?
妈妈把房子和存款都给你们了,仅剩的这一点退休金你们就别打主意了,让我自己支配好吗?
妈,你怎么能这样,你要是不给,我以后就不认你这个妈了……
到死,她都没有享受到一丁点作为母亲本该应有的待遇,宠儿如*儿在她身上,是血淋淋的教训。
我相信,现实生活中,亦有太多这样的啃老族,只在乎自己,那么,
面对子女的冷漠,我们该如何安度晚年?抱团养老,或许是个选择,这个模式在国内没怎么听过,但在国外很流行,也就是当我们老了,就搬到一个地方,住在一起。
一起喝茶,一起散步,一起养花,一起玩乐,互相照料,发挥余热,尽可能的不拖累子女。
这样一来,既活得有尊严,也有自己的生活。
如果有人觉得这样做不太现实,其实在国内已经有一部分城市开始实行另外一种衍生版,也就是老人和年轻人合住在一起。
特别是那些老了以后,老伴走在前面的,孤独是常态。老人的实际需求呢,是身边能有个人可以一起聊聊天,说说话。
年轻人呢,多半刚走入社会,付不起高额的房租,这样以来呢,年轻人住在老人的房子里。
老人不收房租,但是必须要承担起一部分的家务,外带陪老人解解闷。双方的需求一对应上。
对彼此的生活都是一种成全。
人老了,最怕孤独,哪怕身边有个能喘气的,对自己也是一种安慰。所以,这样的模式,部分城市已经开始试点。
养老院,或许是我们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如果你有退休金,又不想跟子女住在一起,那么养老院或许就是最好的归宿,在哪里,可以结交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生活也很丰富,打麻将,下棋,打拳,和同龄人在一起,你不会觉得孤单,同一片蓝天下,同吃一锅饭。
大家互相帮助,相互陪伴,其乐融融。儿女在节假日的时候看看望,既有距离感,也不失亲密感。
对各自都是极好的。《老有所依》中,木兰的父亲后来眼睛失明了,爷爷呢,又是老年痴呆。
她离婚了,一个人带着女儿还要照顾老人,最关键的是,还得拼了命的工作。就算是铁打的,早晚一天也会累趴。
剧中有这样一幕,看得人泪水涟涟:
深夜,她听见爷爷的*,打开房门才发现,爷爷和父亲同时发高烧了,这时候,上幼儿园的女儿刚刚睡着。
她没有办法,连夜带着两位老人上医院,打点滴。孩子醒来后,找不到妈妈,发现爷爷和太爷爷也不见了。
一边哭一边给妈妈打电话,一直打不通,还摔了一跤,把额头给磕伤了。一边是老人,一边是孩子。
木兰常常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可尽管如此,还是咬牙坚持,她必须要给父亲和爷爷养老。
这是她的义务和责任,为此,哪怕牺牲掉婚姻也在所不惜。她对亲人的感情,和对老人的孝顺,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太过重感情,是她的软肋,也是她的闪光点。
大结局的时候,虽然爷爷和父亲都住进了养老院,前夫也后悔了,表明了复合之意,事业也再攀新高。
但这毕竟是电视剧,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搁在普通家庭,可能没有几个人能承受得住。
孝,字,难,写。
久病床前无孝子,养老,是每个人都得面对的问题,养儿防老很多时候是一种奢求,靠自己才是明智的选择。
人生有两件事最重要,有尊严的活着,和有尊严的老去。养老的形式,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想说的是,实际些,舒服些,适合些,才是自己想要的。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惬意的选择,度过自己夕阳红的晚年。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