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出自哪个小说,于连是什么小说中的人物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5-20 09:24:40

今年是法国作家司汤达逝世180周年,司汤达是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红与黑》始终是最受欢迎的文学读物之一。小说主人公于连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人物的心灵世界,映射出一幅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真实画卷。

于连出自哪个小说,于连是什么小说中的人物(1)

司汤达

“一八二八年,巴黎。

在第二天早上,朋友们来了,他的心情顿时快活起来。一个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看见桌子上有一张空白的账簿本,上面写了一个标题:《于连》。他好奇地问,这是什么意思,哦,司汤达答道,他想写一部长篇小说。朋友们都很兴奋,都鼓励这位过度忧伤的人打起精神。于是他果真开始写这部作品了。这个标题被抹掉了,换上了一个后来成为不朽著作的标题《红与黑》。事实上,从那天起,他作为亨利·贝尔已告终结,另一个名字开始出现并流芳千古,那就是司汤达。”

这是奥地利小说家、传记作家斯特凡·茨威格在人物传记《三作家传》中的一段描述。一八三一年,司汤达的小说出版,小说初版时的标题就叫做《于连》,副标题名叫“十九世纪纪事”。在后来的版本中,小说标题改成《红与黑》,副标题改为“一八三〇年纪事”。

小说《于连》为何改成《红与黑》

于连是小说的主人公,于连的爱情故事贯穿全书,但作者的意图不是写一部爱情小说,而是以于连的一生为主线,将人物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表现一个时代的历史风貌。

于连出自哪个小说,于连是什么小说中的人物(2)

《红与黑》电影海报

小说下卷第二十二章,司汤达通过一个编辑的嘴说:“如果您作品的人物不谈政治,他们就不是一八三○年的法国人,您的书也就不再像您希望的那样成为一面镜子了……”小说《于连》后来的版本题名改成《红与黑》,强调了作品的政治和历史色彩。《红与黑》的法文翻译过来就是“红色的和黑色的”,于连是木匠的儿子,想出人头地,幻想有朝一日像拿破仑那样成为显赫的将军,法国的军服是红色的,这就是“红”的意思。然而于连生不逢时,复辟时期的法国社会,拿破仑式的个人奋斗的道路被贵族阶级给堵死了,为了进入上流社会,于连穿上教士的黑衣,走上了当神父的道路,这就是“黑”的意思。是穿红色的军服还是穿黑色的教士长袍?于连选择了穿教士长袍,但他忘不了自己的野心。为了向上爬,为了报复社会,于连不择手段。小说结尾,德·拉摩尔小姐告诉于连他已经是轻骑兵中尉时,“他快活极了。从他一生的抱负和现在对他儿子的热爱,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想像。”

于连谋*的情节是否合理

当上轻骑兵中尉的于连,又开始幻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在三十岁上成为叱咤风云的将军。然而,德·雷纳夫人在教会的诱导下写给德·拉摩尔侯爵的告密信,打碎了于连向上爬的美梦。恼羞成怒的于连,从巴黎赶到维里业,径直去武器店,买了两支手枪,走进维里业的新教堂,站在德·雷纳夫人的凳子后面,“他开了一枪,没打中,第二枪,对方倒下了。”关于于连谋*德·雷纳夫人的情节,有的读者认为不合情理,这是因为书中有大量的内心独白,表现于连内心的波涛起伏,表现于连的内省,所以读者容易忽略于连言出必行的另一面。于连是一个具有双重人格的个人奋斗者,他的思想和行动充满矛盾。作者在表现于连内省方面展现了身手,开创了“心理小说”的先河,在交代人物行为动作方面,小说传达的信息不像电影那样有直观性,于连行动果断的性格特点很容易被读者忽略。《红与黑》下卷第十七章《一把古剑》,德·拉摩尔小姐和于连春宵一刻之后,第二天就后悔了,开始疏远于连。在图书馆,两人突然邂逅:

“我恨自己太随便,一失足成千古恨。”玛蒂尔德悲愤得流下了眼泪。

“太随便!”于连大叫一声,向图书室收藏的一把中世纪古剑冲去。

他和德·拉摩尔小姐说话的时候已经痛苦万分,现在看到对方流下羞愧的眼泪,无异雪上加霜,巴不得一剑把她*死,方解心头之恨。

向古剑冲去——好不容易把剑从剑鞘里拔出来——插剑入鞘——把剑挂回铜钉上,这几个动作表现了于连的心理活动,怀疑、惊讶、失望,纷至沓来。于连复杂多变的性格,有深思熟虑的一面,也有疯狂冲动的一面。德·拉摩尔小姐差点死在于连手里这个情节和后来于连枪击德·雷纳夫人的情节,都合乎于连脾气暴躁的性格。

《红与黑》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

上世纪50年代,《红与黑》在国内是被批判的对象,批判文章认为小说《红与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和讽刺了封建贵族、教会的虚伪、卑鄙、毒辣,但是于连之所以仇恨封建贵族是因为自己没有这样的地位,他渴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地位,来满足权力和金钱的*。翻译家郑克鲁那时候在北京大学念书,也参加了批判小说《红与黑》的活动。据郑克鲁回忆:“1958年左右批判,过了几年反而电影上映了,有些莫名其妙。怎么一下变化那么大呢?后来看到一些材料才知道,原来有人为于连的行为辩护,认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起来有什么不好呢?所以电影《红与黑》才放映了。”

郑克鲁提到的电影《红与黑》,是法国法兰西伦敦影片公司和意大利文献纪录影片公司于1954年联合摄制的。1957年,这部法意合拍的《红与黑》由上海电影译制厂译制完成。《红与黑》译制完成后,正赶上国内对小说《红与黑》进行批判,影片暂缓上映。1959年,译制片《红与黑》在全国公映。《红与黑》的引进和上映,具体原因我们不得而知。笔者认为,译制片《红与黑》得以引进和上映,最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电影引进政策相对而言比较宽松。举一个例子,1961年1月文化部电影局的一个文件里,提出在选题时“一些根据古典名著改编的基本无害的影片,也应选择一定数量”。

电影《红与黑》整体上说体现了原著反对封建、反对教会的思想,因此作为“基本无害”的影片被引进并上映。译制片《红与黑》上映后,产生很大影响,影片中饰演于连的法国著名影星钱拉·菲利浦用出色的演技表现了人物不平凡的经历和性格发生的巨变。小说原著结尾,于连在法庭上的发言,道出了全书的中心思想,电影《红与黑》采用倒叙方式,将于连临死前说的这段话,放在开头部分,这也是电影最精彩的部分,钱拉·菲利浦的表演和胡庆汉的配音征服了观众:

“我不要求宽恕,我的罪行是惊人的,而且是预谋的。我向一个尊贵的女人德·雷纳夫人开了两枪,她曾经像一个母亲那样地待过我。我是该死的,但是你们判我的刑的理由并不在此,不!这个你们和我都很清楚,我真正的罪在你们看来因为我是一个下等人,竟敢和你们这些上等人讲平等。你们要砍我的头,是想警戒那些幸运的,或者说是不幸的、受到良好教育的从而敢于踏进这个被那些高傲财主称为上等社会的青年。我们经常跟你们和你们的亲属在大街上攀谈,你们的名字我全知道,我父亲给你们干过活。你们不能够宽恕我,就为这个。请看这些法官,没有一个是工人,没有一个是农民,没有!只有怒气冲冲的财主,怎么能不发火。是啊!一个工人的儿子居然同你们讲平等。我的话完了。”

2022年,为纪念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孟京辉版的先锋戏剧《红与黑》即将开启巡演。

(原标题:法国作家司汤达逝世180周年 时代的一面镜子)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杨庆华

流程编辑:u02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