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16-17世纪是西方骑士小说发展的顶峰,那么,《堂吉诃德》这本反骑士小说的发行就是骑士小说走下坡路的开始。
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讽刺了当时欧洲骑士阶层的愚蠢、虚伪与爱慕虚荣的现状,而这本书,更是讽刺了15世纪之后骑士文学的逐渐庸俗化以及骑士小说的粗制滥造,荒谬愚昧。要想理解这本书的讽刺意义,我们能从许多的角度去阅读,去发现塞万提斯的这本著作中对当时欧洲的讽刺。
1.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去理解
一.在塑造唐·吉诃德的形象时,用喜剧性的手法写一个带有悲剧性的人物。首先,它把人物放在一个个不同的情景之中,用讽刺的笔调和夸张的手法,一再描写人物的荒唐行动,造成喜剧性的效果。其次,小说又着重描写人物主观动机与它的客观后果的矛盾),在喜剧性的情节中揭示其悲剧性的内涵。再次,小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在作品中,桑丘与唐·吉诃德无论在外形上,还是在形象的内涵上,都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高一个矮,一个重理想一个讲实际,一个耽于幻想,一个冷静理智,一个讲究献身,一个看重实利……两两对比,相得益彰。这一构思也是塞万提斯的创造,它不仅有利于塑造人物,而且增添了小说的情趣,突出了作品的哲理意味。
二.而桑丘的人物形象,我觉得更像是堂吉诃德的世俗化表现。桑丘的身上更多体现着一个变化过程,这也可以看成是人文主义者堂吉诃德自己的成长过程,堂吉诃德的一些成长空白,往往能在桑丘身上体现,他们相辅相成,让《堂吉诃德》更具有魅力。
2. 从主题去理解
一. 一个是塞万提斯在书中提出的一个人生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首先,在人的精神层面中总是有一种矛盾:理想与现实。在塞万提斯当时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骑士阶层和骑士小说一直在盛行,而到了17世纪,骑士小说从原本的赞扬骑士变成了过度赞美,变成了愚蠢、虚伪与爱慕虚荣,而七十多本骑士小说的出现,使得塞万提斯决定创作《堂吉诃德》,把骑士文学的地盘完全摧毁。
二. 在17世纪,殖民主义正在顶峰,《堂吉诃德》正是一本经典的殖民主义文本。在小说中,殖民到处可见,而塞万提斯作为当时殖民帝国的西班牙人,也有一种占有欲。他们无视自己手中的黄金、白银是疯狂掠夺和血腥*戮的结果,认为殖民地的财富理所当然地属于帝国资产;而西班牙人,则有权心安理得、随心所欲地支配和使用它们。这显示出当时的西方,即使是文人,他的笔下也只有自己的国家,具有当时时代的一种普遍思想,也体现出殖民的深入人心与残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