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作品,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代表作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07-31 00:00:07

意大利当代作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大师之一。父亲是著名园艺师,母亲是植物学家。作家出生在古巴首都哈瓦那,2岁时随父母返回意大利。儿时就耳濡目染了园艺学、植物学知识,也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再加之日后人生经历,使作品充满了寓言、童话和科幻色彩。毕业于都灵大学文学系,二战期间参加反法西斯斗争。20世纪50年代起以幻想和离奇的手法创作作小说。《分成两半的子爵》通过讲述一名子爵在战争中被炮弹劈成两半,一半极恶,一半极善,并不时发生冲突的故事向读者反映了人性分裂与异化。而《树上的男爵》的主人公是老式贵族后裔,整天栖居在树上,拒绝融入现代生活。作家晚期创作受到后现代理论影响,尝试运用符号学和结构主义手法,也创作出了诸多优秀作品。其属于学者型作家,文字流畅优雅,知识含量大,作品结局都设计精心,出乎意料。阅读其作品充满美感,并是一种精神和智慧的奇特冒险。

代表作:《分成两半的子爵》、《树上的男爵》等。

爱弥尔·左拉(1840年-1902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作品,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代表作(17)

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自然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与领袖。创作的《卢贡-玛卡一家人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系列包括20部长篇小说,1000多个人物,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家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被视为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遗产的组成部分。其出生于工程师家庭,7岁时父亲去世,一家人生活陷入困顿,后历经失学、失业之苦。在出版社当雇工时,转入文学创作。其作品既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影响,又受吕卡斯医生的《自然遗传导论》和贝尔纳的实验医学影响,既注重人的社会属性,也注重人的自然尤其是遗传属性,一改以往文学创作的全知视角为限知视角,显得更为冷静、客观,并且颇具良知和道德自省力量。

代表作:《娜娜》、《小酒店》等。

詹姆斯·乔伊斯(1882年-1941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作品,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代表作(18)

爱尔兰小说家、诗人,二十世纪最伟大文豪之一,后现代文学领袖,"意识流”创作手法对世界文坛影响巨大。出生时爱尔兰还是英国殖民地,毕业于都柏林大学现代语言学专业。在作家眼中爱尔兰是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而都柏林则是它“瘫痪的中心”,诸多作品都在表现这座城市的麻木、苦闷、沦落。作家长期在欧洲各地旅行,一生颠沛流离。

192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里程碑。作家借用古希腊史诗《奥德修斯》的框架,用100万字的篇幅来描写主人公布卢姆等三人一天18小时在都柏林的游荡生活。作家用意识流手法将人物的内心活动描写得出神入化,视角交替频繁,语言形式变换多端,并善于呈现内心深处的火花掠过大脑时的各种影象。该书最后一章居然没有标点,像天书一样让人费解。但爱尔兰人民深以此书为傲,还特别设立了“布鲁姆日”,该节日后来成为了仅次于爱尔兰国庆节的重大节日。

193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芬尼根的守灵夜》更是借用梦境来表达思想,展开情节。阿根廷文豪博尔赫斯评价此书“没有生气的同形异义文字游戏的编织物”。其妻更是直接怒斥:“你就不能写一点别人看得懂的东西?”

代表作:《尤利西斯》、》、《芬尼根的守灵夜》等。

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年-1941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作品,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代表作(19)

英国20世纪现代主义女作家、意识流及女性主义文学巨擘。其出生于伦敦,父亲是毕业于剑桥大学的著名文学评论家斯蒂芬爵士。女作家在青少年时代母亲和父亲相继去世时,经历了两次严重的精神崩溃,此后一生都饱受精神疾病困扰,并于1941年,沉湖自*。其在家中开办沙龙,并吸引了包括凯恩斯、罗素、乔伊斯、艾略特等人在内的诸多名流,同时自己也获益匪浅,并对其文学创作产生巨大影响。虽然同为女性,其却对勃朗特的《简爱》“不屑一顾”:“总是当家庭教师,总是堕入情网……没有塑造人物的力度和宽阔的视野。”而其作品是要描绘出“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定、解说的内在精神”,是要通过人物的瞬间感悟揭示心底里的潜意识,触探生命的本质。

其作品充满了诗歌、音乐、绘画的意象,光怪陆离,绮丽诡异。其是同性恋者,女权主义者,并不遗余力地宣扬女性独特的价值,要求女性“成为自己”。

代表作:《奥兰多》、《到灯塔去》等。

【附】艾德琳·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年-1941年)

英国现代女作家、文学批评家,20世纪最伟大小说家之一,意识流文学代表人物,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先锋。伍尔芙出身于英伦贵族之家,父亲是爵士,文学评论家。女作家长相俊美,气质高雅,犹如维多利亚时代的古典美女。但不幸的是年少时就被两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强奸,内心留下心理阴影。伍尔芙天资超凡,“横扫”父亲私人图书馆,知识渊博,妙笔生花。从1906年起,其家成为剑桥师生聚会中心,近现代文化与学术界最牛的一群学者:凯思斯、罗素、乔伊斯、艾略特、享利·詹姆斯等人雅集其家,高谈阔论,使其受益匪浅。女作家在写作中不断探求自然与生命本质,并捕捉人类“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间”,并通过瞬间感悟来描绘出“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定、解说的内在精神”。

诗歌、音乐、绘画的意象也充满了她的作品,其是女性主义者,精神至上主义者,更是意识流理论集大成者。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描绘人们的潜意识,妙到毫巅。伍尔芙嫁给犹太作家伦纳德,但却经历29年无性婚姻。女作家是同性恋者,与数位名媛有过恋情。一生有过数次精神崩溃。1940年,在伦敦的住宅被德军飞机轰炸。1941年3月28日,伍尔芙用石头填满口袋,自沉于家附近的欧塞河。

代表作:《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等。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1811年-1863年)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及作品,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代表作(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