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与儿子傅聪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是家人间性情中的文字,家书贯穿了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傅雷夫妇最后的生命历程,记录了傅聪由钢琴学童成为世界级钢琴家的学习过程,再现了傅氏兄弟成长的家庭背景。这份两代人双向交流的文字实录,严肃而不失亲切,深刻而不离日常,以小见大,乐在其中。它不仅反映了亲子交流的重要,也有利于孩子更好的理解父辈,增进感情的沟通。现节取部分精华语句与大家共享。
一、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这一个父亲写给孩子的忏悔信,两个"永远"表明因为自己的固执己见给孩子造成的这种心灵上的深深伤害,是无法弥补的。这就如同墙上出现的裂缝一样,无论怎样努力修复,依然可以看见瑕疵。显然这是让我们一个父亲勇于坦诚的向孩子承认错误的自责、愧疚、以及拳拳的爱子之心。
扪心自问一下,你的父母或是身为父母的我们难道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对的吗?假如我们做错了,是否如同傅雷一样肯向孩子承认错误呢?可能,我们会想一个小屁孩知道啥?我吃的盐比你走得路都多,我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为你好,都是对的。我相信肯向孩子认错的父母一定是少之又少,或许傅雷的这种做法可以给你一些与孩子相处的启示。
二、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指昏庸浅陋的知识分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这里是一个努力向上父亲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在这里父亲极力的想融入到孩子的生活圈中,想与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思想和做法"不太落伍" 、"不太冬烘"、"惹你厌烦",他可以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接受新思想,尽力与孩子保持同样的步调,同时也希望孩子不要嫌弃他提出的一些建议或想法,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傅雷是一个对己对人、对工作、生活的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人,即使是对待幼小的孩子也十分的严格,孩子们在父亲面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有所任性,只有当父亲出门的时候,才敢大声笑闹,恣情玩乐。他规定孩子应该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试问一下哪个父母是不爱孩子呢?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同罢了。所以直到孩子出国留学才吐露自己的心声。作为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孩子长大成人后可以像朋友一般的聊天谈心,这是种多么令人向往、又温暖的相处方式。
三、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对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所以孩子,我很高兴你有这种蜕变的过程,但愿你将来比我对人生有更深切的了解,对人类有更热烈的爱,对艺术有更诚挚的信心!孩子,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辜负我的期望。
父亲通过运用贴切的比喻句形象生动的讲述做人的最基本作风:要言行一致,不要口是心非,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成就事业须经历一个痛苦蜕变过程,而这种经历终将是人生一笔的宝贵财富。孔子在《论语》中也说过做人要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一个人要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赞赏,这是为人处世最基本的本质,而那些言行不一的人是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在这里我们深深理解到父亲的那份良苦用心的劝说,对孩子的殷切盼望之情。
四、 我的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一,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你目前所支配的精力与时间,只能贡献给你的第一个偶像,还轮不到第二个神明,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
父亲以一个过来人的亲身经验告诉孩子如何对待感情与事业的关系,永远要把学问、艺术、真理放在第一位,现阶段以学业为主,不要沉迷于儿女情长,要争取在事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匈牙利著名诗人裴多菲《自由与爱情》告诉我们: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二者皆可抛。
事业和爱情的关系犹如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兼得。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希望大家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