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志向却未成功的人,中国历史上有志不在年高的人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0 10:02:49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孔子在陈蔡被困七日,弟子们病倒了,而他依旧讲授学问、弹琴唱歌,毫不畏惧。这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是孔子一贯推崇的“勇”。但孔子的勇并非单纯的勇,而是把勇放在与仁、义、智的关系中鉴定:勇是与仁、义、智的结合。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需要“仁”“义”的关照和约束。勇需依仁而行。面对困境和危险,如何勇敢面对?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勇是面对危险和困难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品质。同时,他不是单纯论勇,而是主张人们要在“谋”的前提下勇,勇需要“智”的充实,更需要“仁”“义”的关照和约束。勇需依仁而行。所谓的勇者,并不一定是正义的、道德的。勇是见义而为。孔子的勇,是在仁、义、智的基础上的勇,是一种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孔子曾说过:“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这句话告诉我们,勇并不是一件好事情。没有义的约束,勇就会变成一种灾祸和不幸。

历史上有志向却未成功的人,中国历史上有志不在年高的人(1)

相反,勇需要仁德的指导,需要大义的引领,需要智慧的辅助。勇的起点在于“知耻”,这需要战胜人性中的自私和怯懦,抵抗不可预期的恐惧,而一切的动力都来源于对自己价值观的捍卫。这种价值观来自在成长中获得的强大精神力量,来自在生活中汲取的文化养分,是一种对理想、对文化的信心。当你为了某种价值可以牺牲一切,这就有了勇。对孔子来说,这种价值就是“仁”。“智”能提升勇成功的希望,“仁”使勇有悲悯和同情的胸怀,“义”让勇远离野蛮,化为善的人性力量。勇者需要在关键时刻出手相助,伸张正义,敢为民请命,疾恶如仇,敢打抱不平,为国为民勇于献身,为义勇;需要运筹帷幄,料事如神,敢深入龙潭虎穴出奇制胜,为智勇。真正的勇者是“不惧”的,成为勇者的办法就是成为仁者。最后,我们需要认识到,勇并不是一种好事情,它需要被仁、智、义这些价值所约束。勇需要在正确的道路上行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努力,需要在正确的价值观中坚守。

因此,我们需要在生活中时刻警醒自己,切勿因为所谓的“勇”而迷失自己的方向,也不要因为害怕而放弃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的勇者,不是因为勇敢而被人尊敬,而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是基于正确的价值观之上,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问题:你认为仁、智、义这三个价值观对你的成长有什么帮助?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