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的人物特点和依据,木兰诗中的人物赏析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1 06:35:04

2.忠君爱国

儒家思想讲究“忠孝双全”,不少悲剧英雄都是“忠孝两难全”,但花木兰既孝顺,又忠君爱国,报效国家。所以说,花木兰是完美英雄,这也使得花木兰这个英雄形象被人们所传唱。

沉河殉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尽忠报国的常胜战神岳飞,宁死不屈,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无不成为大家传颂的英雄。

木兰诗的人物特点和依据,木兰诗中的人物赏析(5)

3.爱好和平

汉字“武”字的意思是什么?是止戈,是用来阻止战争的,中国人向来都爱好和平,拒绝战争,不去侵略别人,但是别人侵略我们,我们一定会迎头痛击。就像那句歌里唱的: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

根据专家推测,花木兰很可能是北魏人,父亲很可能是北魏一千夫长。北魏面临的敌人是崛起于北方的柔然部落,柔然人骁勇善战,多骑兵,时常南下威胁北魏。北魏为了应对柔然的危机,因此大量征兵,木兰就是在这种局面下被迫应征入伍的。

也就是说,花木兰应征入伍,征战沙场,极大可能是对柔然的自卫反击战。而花木兰最大的愿望,也并不是*敌立功,而是希望和家人在一起。

木兰诗的人物特点和依据,木兰诗中的人物赏析(6)

4.淡泊名利

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如果这个人野心太大,利欲熏心,那他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一般都是反派人物,无法称之为英雄。

大家都知道《子罕辞玉》的故事:有个宋国人得到一块玉石,将它献给子罕。子罕说:“我把不贪图财物的这种操守当作是宝物,你把玉石作为宝物。如果你把宝玉送给了我,我们两人都丧失了宝物;不如各自留有各自的宝物。”只有把淡泊名利当成宝,才能成为中国传统完美英雄。

花木兰恰恰如此!打了十二年的仗,获得了不少的战功,可汗问她要什么,她却放弃了当尚书郎。

我们看《三国演义》之关羽,罗贯中在塑造关羽这一超级英雄的形象时,写曹操为了笼络关羽的心,无论是高位、金钱、美女、宝马,还是宠爱有加,都没有打动关羽的忠心。

木兰诗的人物特点和依据,木兰诗中的人物赏析(7)

5.不谈恋爱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似乎认为英雄是不能谈恋爱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男人们的故事,有女人出现,也没有甜蜜的爱情,更多的是政治的牺牲品。

花木兰正好也中了这条。根据木兰诗里“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花木兰在军队中待了12年。古人成家立业比古代早,就算花木兰16岁替父从军,12年归来,都已经30岁左右了。她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军旅生活中,但是没有写到她的任何感情故事。如花似玉的年龄都不谈恋爱,这也太难做到了,而归乡后,都30岁了,还谈啥恋爱?而花木兰没有任何感情故事,正是中国传统完美形象的标签之一。

看吧,花木兰把古人认为的,所有的美好品质都集于一身,简直不要太完美了!

上一页12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