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11 12:05:29

划粥断齑这一成语出自宋朝魏泰所著的《东轩笔录》: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1)

这一成语说的是范仲淹青少年读书时期的刻苦、清贫生活。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的时候,家里的情况已经非常窘迫,对于这一点范仲淹心知肚明。每次从家里离开去寺院时,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是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是怕给寺院的师父增加负担。

可是每次范仲淹都不会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地少。母亲看见了就不停地絮叨劝他,范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2)

起初刚到寺院的一段时间里,范仲淹总是把粮米交给厨房,让寺院厨房的师傅帮忙做饭,范仲淹会随着寺院的钟声与寺院的僧人一同用饭。

可范仲淹呢,从早到晚一门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因为听不见钟声而忘记吃饭,等想起来再去打饭时便过了时辰,厨房已经没有饭了。

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3)

后来,寺院的僧人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把饭给他送过去,范仲淹很过意不去,觉得这样总是给别人添麻烦不是个事。

于是,他便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己动手做饭。

每天夜晚他量好米,添好水,点燃自己拾的木柴便开始煮米粥。他总是一边续柴煮粥,一边读书,等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到了深夜,他便和衣睡去。

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4)

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并且已经凝固成块。他便拿出小刀,把凝固的粥块平均分为四块,这样完整的一锅粥便被分成了四份。一日两餐,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这便是“划粥”。

有了粥,拿什么做菜呢?

这寺院就在大山之中,山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许多野菜,像野韭菜、野葱、野蒜、野山芹、苋菜、 苦菜、荠荠菜、 蒲公英这些都非常多。

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5)

范仲淹白天去山洞读书时,便会顺便拔一些野菜回来。吃饭时把这些野菜切成细碎末,再加入一点盐巴拌匀,就这样菜便做成了,这就是“断齑”!

划粥断齑,可以说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还省钱,话说这可是范仲淹的创造!

清贫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清贫这篇课文讲了有哪些事(6)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三年,基本上都是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

后来,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的光辉表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