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抄检大观园的行为,作者曹先生通过回目名给定了性:“惑奸馋”!
只因在山石后捡到了一只情趣用品,吓坏了王夫人,于是大动干戈对大观园进行抄检。
对于这件事,凤姐一开始就表明了态度:不宜声张,只可“平心静气暗暗访察”。
王夫人心实,沉不住气,又听了王善保家的奸馋之言,亲自验视了晴雯之后,更加坚定地要查:“这样妖精似的东西竟没看见,只怕这样的还有,明日倒得查查。”
这正是王夫人的短视之处,只顾着要清除这些“妖精似的东西”,却没想到会造成比妖精更可怕的后果。
果然,抄检大观园的第二天,宝钗就搬了出去,而且只跟李纨说了一声,并没有告知最亲近的姨娘王夫人。
有人说,宝钗搬离大观园,是因为没有抄她的蘅芜苑。这还真是看轻了宝钗,抄没抄蘅芜苑,她都会搬出去,因为她早就想搬,这正好是个时机。
那么,宝钗为何想搬离大观园?表面的原因有三个人知道:王熙凤、尤氏、李纨,但深层次的原因,却只有探春才懂。
王熙凤是抄捡团成员,是她主动提出不抄宝钗,因为她清楚抄检这样的家丑,不能让亲戚卷入其中,“胳膊折在袖内”。让亲戚卷进来,以后还怎么相处?
尤氏是宁府中人,本来不知道抄捡之事,但惜春第一时间把她请去处理入画,让她受了惜春一番奚落,“心中羞愤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
李纨虽没受抄检的影响,但大观园是交给她管理的,主要负责姑娘们的教导工作。无论哪个院里抄出了什么,都直接打脸李纨。
因此,当宝钗来向李纨说明搬离之事时,“李纨听说,只看着尤氏笑,尤氏也只看着李纨笑”,二人心照不宣,一肚子的怨言却不敢说。
贾府上下,敢说的也只有一个探春了,她不但敢说,而且敢做。
面对王夫人发布的抄检命令,探春以对抗的方式来表明态度,“命丫鬟秉烛开门而待”,大有兵来将挡之势。
抄检的对象是丫鬟婆子,各院的主子都很配合,唯独探春护犊子,不惜抗命:“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
这才是有担当的主子,跟着这样的主子,太有安全感了。
对比宝玉,口口声声说要爱护丫头们,事到临头却当了缩头乌龟,
这就奇怪了,探春一向都倾向和维护王夫人,现在哪来的底气与王夫人对抗?
她自己说出了原因:“除了朝廷治罪,没有砍头的。”
这才叫真魄力,大不了一死,何况没人有权力能让她死。
正是基于这份魄力,她才把宝钗搬离的原因戳破:“不但姨妈好了还来的,就便好了不来也使得。”
宝钗搬家,找了个母亲生病的借口,并说“等好了我横竖进来的”。
探春非常清楚这只是宝钗的借口,当然李纨和尤氏也清楚,但她们不愿意说破,只有探春敢说。
于是,探春说出了让很多读者误会的话:“亲戚们好,也不在必要死住着才好。”
这话如果单独拎出来看,确实像是在赶人:关系再好,也不能一直住着不走啊。
但探春的重点不在这句,而在下一句:“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这是探春对抄检不满的总爆发,说出了贾府当下的最大危机:内讧!
内讧会造成什么危机?人人自危,各种人性之恶被激发出来,有私仇的报私仇,没私仇的图一己之利混水摸鱼。原本铁板一块无缝可钻的贾府,由此变得四处漏风,危机四伏。
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来,一时是*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明察秋毫的探春,早已看出贾府在走下坡路。这个时候,最需要做的就是大家团结一心度难关,想想如何自救。
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内讧,苍蝇不盯无逢的蛋,如果内部团结,外力是很难破坏的。
可是,看看这一家子都在做什么?“一个个不像乌眼鸡,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这样下去,不等外力来破坏,自己人就已经把家弄得四分五裂了。
位卑言轻的探春,虽然看破这一切,但她无能为力,无力阻止,唯一自救的方法就是逃离。
可是,身为贾家女儿,她能逃到哪儿去呢?
她不能逃,宝钗却能,因为宝钗本来就不属于这个家族。
因此,探春的那番话,不是要赶宝钗走,而是希望宝钗不要趟贾家的这滩浑水,不必再为贾家焦心出力。这个家,已经不可救了,何必再做无用功呢?
探春对这个家已经彻底绝望了!
与其说探春是在赶宝钗走,不如说她是替宝钗搬离给出更正当的理由:不要因为我们需要你你就得死住着,你已经仁至义尽了,想走就走吧,没人会怪你。
要知道,当初宝钗住进大观园,是元春下了谕旨的,如今不经元春同意私自搬走,置元春于何地?
但宝钗又不得不走,这一家子的不堪已经影响到大观园了,无论是站在亲戚的角度,还是站在宝钗一贯为人处事的角度,她都不能再住下去了。
作为亲戚,住在一起,贾府不能外传的丑事她不想知道也会知道,这会让彼此都尴尬。
从宝钗的为人处事来看,她并不想管人家的闲事,“不关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上次被王夫人委托帮助探春管理大观园,她已是身在其中难以推托。现在大观园都到了抄检的地步了,谁知道接下去还会发生什么?到时候更难脱身了。
远离是非,是宝钗的处世之道,但她又不是明哲保身的人,于是对王夫人说了一番推心置腹的话。
今日不但我执意辞去,之外还要劝姨娘如今该减些的就减些,也不为失了大家的体统。据我看,园里这一项费用也竟可以免的,说不得当日的话。
宝钗为何要说这样的话?她这是提醒王夫人,要把重点放在节流上,尽量避免内讧的发生。这和探春所发的那番牢*是一致的,但探春只是发牢*而已,宝钗的特性是好劝,用旁敲侧击的方式劝一劝王夫人,希望她能警醒。
这话是当着凤姐说的,凤姐听懂了:“这话竟是,不必强了。”不必强了,是不必再要求宝钗住回来了。
王夫人却还是没听懂:“我也无可回答,只好随你便吧。”
这便是贾府必然衰亡的原因之一:清醒者无能为力,当权者糊涂到敲也敲也醒。
因此,可以预测,未来探春远嫁,是她自愿的,能够逃离这个“一家子都乌骨鸡”似的家,是她的梦想,远嫁是唯一可行的方式。
可惜的是,宝钗终究逃不掉,四大家族共损共荣,一旦贾府倒下,薛家也不能独善其身,何况宝钗做不到像探春一样,独自抽身离去,家族的兴亡是她不能逃避的责任。
这才是万艳同悲,无论能不能看穿,无论是否拥有智慧,最终都将沦为殉葬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