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散文选集,萧红散文集代表作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1-23 17:25:48

萧红散文选集,萧红散文集代表作(33)

(撰稿:邓丫丫;设计:葵子;责编:丁丁;

文中对白改编自:萧红《商市街》《呼兰河传》;萧军《萧红书简辑存注释录》;骆宾基《萧红小传》;林贤治《漂泊者萧红》;聂绀弩《在西安》;绿川英子《忆萧红》;张梅林《忆萧红》)

1933年4月,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文学洛神、与张爱玲齐名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萧红,公开发表了第一篇文学作品《弃儿》,从此点亮她昏暗人生里的文学创作之路。

2023年4月,值萧红创作生涯九十周年纪念,译林出版社特别推出精美函盒纪念版“萧红作品:她和她的黄金时代”,以追忆永远的文学洛神。

萧红散文选集,萧红散文集代表作(34)

“萧红作品:她和她的黄金时代”套书

萧红一生漂泊。十九岁离家出走起便告别了故乡,再没有回去过。此后就是十数年的漂泊。行迹遍布哈尔滨、青岛、上海、东京、北平、上海、武汉、西安、武汉、重庆、香港。以她所剩不多的生命年限平均计数,几乎每年都在迁徙、都在赶路。魏微在给萧红百年诞辰的文章里写道:

“我能够想象,写《呼兰河传》时,她一定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在她抬眼看向窗外的时候,不知她是否意识到,她是来到几千里外的香港,才想起自己也有故乡……”

萧红的“黄金时代”是讽刺性的。在日本时,她给萧军的一封信里写:

“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黄金时代吗?此刻。……是的,自己就在日本。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黄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

这“黄金时代”舒适、安闲,远离了以往的贫穷、窘迫,却失去了真正的自由。仿佛曾经饿得要去偷面包、冻得骨头也瘦了的日子,才是自由、鲜活,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究竟哪一个是她,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呢?

独立、热烈、始终在困斗的萧红,用她的作品,给了我们答案。

萧红散文选集,萧红散文集代表作(35)

此次“萧红作品:她和她的黄金时代”为萧红小说与散文创作的最全收录,内含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马伯乐》和散文全集《商市街》,还原了最原汁原味的萧红文字。获北京鲁迅博物馆授权,首度收入多篇萧红作品首刊于报纸杂志时的原件珍贵影像,并首度在萧红作品出版中,厘清几十年来将《记忆中的鲁迅先生》与《鲁迅先生生活忆略》混淆为同一文章的问题。此外,收入鲁迅为《生死场》所做序言,茅盾为《呼兰河传》所做序言,且收入近年来所发现的萧红轶文。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鲁迅看完手稿后,当即惊为天人,并亲自为《生死场》作序。小说描述了一座北方乡村里人与动物的生生死死。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代表作,一出版便名震文坛,茅盾盛赞并为其作序,“呼兰河”这座无名小城从此在历史上有了姓名。小说以童年生活为线,叙写了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以及孩童在冰天雪地里纯真的快乐、纯白的苍凉。

《马伯乐》是萧红未竟的绝笔,生命尽头的最后一博。马伯乐是一个时代的多余人。“是凡一件事,他若一觉得悲观,他就先逃。逃到哪里去呢?他自己也常常不知道。”

《商市街》是萧红的散文全集。从1933到1941,收录了《弃儿》《回忆鲁迅先生》等名作92篇。在萧红二十出头到三十岁人生行将结束之际,近十年的性情文字,成为萧红“黄金时代”的真实记录。“我懂得的尽是些偏僻的人生。”

为了以全新面目呈现经典作家,此次特邀杨本芬“女性三部曲”设计师唐旭操刀设计,从内容衍生设计理念,呈现最美最懂萧红的函盒纪念版,以期能给读者一次重新爱上萧红的机缘。

萧红散文选集,萧红散文集代表作(36)

上一页56789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