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说情节叙述手法
1.叙述人称和叙述视角
2.叙述方式
(二)小说情节构思技巧
1.制造情节波澜技巧
名称 | 释义 | 作用 |
抑扬 | 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 | 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
悬念 | 是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 设置在开头,引领下文,引人入胜;设置在文末,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之效;设置在矛盾处,勾连情节,深化内容。 |
误会 | 即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有意识地设置误会,把读者的思维引向相反的方向,从而造成悬念,到文章结尾时才点明真相。误会法主要形式:①正反误会。即本来是好人好事,误会为坏人坏事。②一般误会。对生活中的某人某事产生误会,由此产生故事情节。③互相误会。即甲误会了乙,乙误会了甲。 | 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使文章情节富有戏剧性,波澜起伏。③凸显人物形象,服务于文章主题。 |
对比 |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 渲染气氛、表现事物或突出主题。 |
衬托 | 通过描绘某一事物来表现另一事物的艺术手法。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 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
突转 | 在小说结尾部分,作者常常采用突转的方法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 | 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
2.情节安排严密技巧
名称 | 释义 | 作用 |
线索 | 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它可以是小说中的某个人物、某个事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小说的事件,还可以是故事发生的空间、时间。寻找线索时,可以借助小说标题、关键词(体现“人物出场”“时间变化”“事件演变”的词语)等。 | 使情节更加集中紧凑;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丰满;使主题更加丰富,得以深化。 |
照应 | 是篇章间的某些内容和意思在不同部位上的互相关照与呼应。 |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
伏笔 | 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 |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后因果更分明。 |
铺垫 | 也称铺叙衬垫,它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 | 蓄积气势,突出主旨。 |
铺垫与伏笔的区别
①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提示或暗示,使下文的情节不让读者感到疑惑,以求前后呼应。它常常与“照应”配合使用,即所谓前有伏笔,后有照应。
②从形态上看,为了达到衬托的目的,铺垫对起陪衬作用的部分往往大肆渲染,唯恐读者看不见,因此,铺垫可以说是“显性”的。而伏笔,一般来说,贵在一个“伏”字,通常比较隐蔽,因而,伏笔是“隐性”的。巧妙的伏笔,在没有看到“照应”之前,貌似“闲笔”。
③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
④从着墨多少上看,铺垫所使用的笔墨往往较多,可谓浓墨重彩(当然,其程度不及对主要人物或事件的描写);而伏笔通常只是一两笔,点到为止,否则就失去了“伏”的意义。
《林黛玉进贾府》中在贾宝玉正式出场之前,王夫人的话:“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在情节手法上属于铺垫。
[典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冷暖岛事
王福日
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吊起大茶壶,一群老人摆桌放凳,边喝茶边打牌,时间就在丝丝啦啦的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没走出几步,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一是丧。若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
老顺财脚下一踉跄,“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他想喊,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他不得不张大嘴,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门开着,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号哭,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出啥事儿了?”
“顺财叔,你们来啦!这孩子,过年剩了一挂鞭炮,被他偷出来放了,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
“哎呀,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炮嘛!对了,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你爹他……”
“在屋里躺着呢!”
“他身体好受些没?”
“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
“他……”
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红光满面的,哪有半点病态?
“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
“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
“你个老东西,我们还以为你……”
“哈哈,儿孙都在身边,我就是去了,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
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得让他想哭。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31期)
题目:这篇小说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的?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
[解析] 题干中“艺术手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的限制和提示,明确了应从情节安排手法的角度切入思考和作答。“暖事”主要是指有田叔的儿子回来看望父亲;“冷事”则指老顺财等老人的儿子过年不回来看望老人,让老人们心冷。文章含蓄地揭示了作品主题,即空巢老人问题,同时也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的和谐温暖的主题。而这个主题的表达,则借助于情节的安排,特别是文章多次设置悬念(误会),让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使得人物形象和主题在这情节安排中凸显。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情节安排的手法,然后分析文本如何运用了这种手法,最后阐述运用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
[参考答案] ①这篇小说是运用悬念法(或“误会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的。有田叔谎称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家,第二天又不来聚会(悬念一),老顺财他们误认为有田叔有病。(2分)听到鞭炮声和孩子哭声(悬念二),便误认为有田叔病亡。到了有田叔家,事情才真相大白。(2分)②这样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2分)
(2015·全国卷Ⅰ)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马兰花》)(6分)
[品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情节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小说的主人公是马兰花,故事情节也是围绕马兰花借给麻婶钱,看病人不提钱,为钱与丈夫产生矛盾,收到麻婶女儿的信和钱来展开的。所以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而另一条线索则是麻婶借钱、记账、住院、去世,女儿还钱感恩。明暗线设置的作用,可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主题表达等方面考虑。比如,虽然麻婶母女还钱为暗线,着墨不多,但还是表现出了她们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丰富了小说的主题。而在表现马兰花一家因借钱而引发冲突的同时,将马兰花朴实善良、善解人意、做事有原则和麻婶母女知恩图报的美好品质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样明暗线交织,使故事情节更为集中紧凑,也更突出了马兰花这一人物形象。
[品答案] 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找出一条线索,1分,共2分)
第二问: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暗线的作用,2分)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马兰花朴实善良、善解人意等形象。(明暗线交织的作用,2分)
(2017·全国卷Ⅰ)阅读《天嚣》(文本见本讲“题型一”)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原创)小说以“水”为线索,写了不同的人物,情节跌宕起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水”的作用。(6分)
答:
参考答案:①“水”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自试验队被困队员们严重缺水始,到蒙古族同胞送西瓜让队员们吃终。②丰富了人物形象,蒙古族同胞的执着善良、慷慨援助,试验队被困队员们的扶危济困,都得到充分的表现。③凸显主题,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助。(每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