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三种叙述视角作用,小说的叙述视角和作用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3-12-21 12:59:06

小说的三种叙述视角作用,小说的叙述视角和作用(1)

一、考题解读

1.考题式样

①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来讲述故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②小说以儿童视角来叙事,有何好处?

2.答题方略

(1)相关知识

★叙述视角

叙述视角与叙述人称紧密相关,但是与叙述人称还是有区别。常见的叙述视角主要有:全知视角、有限视角、儿童视角、动物视角、女性视角。小说在选用叙述视角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一部小说,在叙述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生叙述视角转换。

(2)答题角度

★全知视角作用

(1)视野无限开阔,适合表现时空延展度大,矛盾复杂,人物众多的题材,因此颇受史诗性作品的青睐。

(2)让读者了解真相,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

(3)在叙述事件和人物时,可以灵活地改变、转移观察或叙述角度,增加了作品的可信性。

★有限视角作用

(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期待。

(2)增强代入感与真实性,让读者获得了更真切、更自然的感受。

(3)最大限度地还原事物的本来面貌。这一点主要是限知外视角的作用。

★动物视角作用

(1)以动物的眼光看世界,给读者一种崭新的体验,更有情趣;更客观冷静真实;

(2)动物展示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人的心理活动交替进行,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

(3)突出了作者要真正表达的主题思想(使人意识到动物生命的内在价值、建立生态意识)。

★儿童视角作用

(1)儿童纯洁的心灵和简单的阅历使得叙事内容更加客观真实;

(2)儿童贫乏的词汇和特有的语句使得叙事语言更加平易亲切;

(3)儿童丰富的想象和无知的状态使得叙事效果更加“陌生化”。

(4)儿童的好奇心推动情节的发展;

(5)儿童视听下来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饱满;

(6)用儿童天真善良的天性对比成人世界的丑恶,审视人性,凸显主题,直扣人心。

★女性视角作用

(1)以女性敏锐的观察力,情感更加细腻,引人入胜。

(2)以其母性情感笔触,表达对弱者的同情,怜悯的情怀;或以女性口吻表达对强权的反抗,对自由的渴望。

★ 视角转换作用

(1)就增加了感染力,也能更好地突出主题。

(2)现人物视角的转换就是作者对人物的刻画。

(3)制造悬念叙述视角的转换,并非空穴来风,它的作用是使文章曲折动人,引人入胜。

★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使用的作用

(1)作品从儿童的视角观察描写生活,使“童年”更加生动,充满童趣。

(2)作家又偶尔以成人的视角评点生活,使作家笔下所写的文字含义更清晰更深刻,更富思想性和哲理性。

01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栊翠庵品茶

曹雪芹

当下贾母等吃过茶,又带了刘姥姥至栊翠庵来。妙玉忙接了进去。至院中见花木繁盛,贾母笑道:“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一面说,一面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

那妙玉便把宝钗、黛玉的衣襟一拉,二人随他出去,宝玉悄悄的随后跟了来。只见妙玉让他二人在耳房内,宝钗便坐在榻上,黛玉便坐在妙玉的蒲团上。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了一壶茶。宝玉便走了进来,笑道:“偏你们吃体己茶呢。”二人都笑道:“你又赶了来飺茶吃!这里并没你吃的。”妙玉刚要去取杯,只见道婆收了上面的茶盏来,妙玉忙命:“将那成窑的茶杯别收了,搁在外头去罢。”宝玉会意,知为刘姥姥吃了,他嫌脏不要了。

又见妙玉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瓣爮斝”三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晋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便斟了一斝,递与宝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䀉”。妙玉斟了一䀉与黛玉。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宝玉笑道:“常言‘世法平等’,他两个就用那样古玩奇珍,我就是个俗器了。”妙玉道:“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的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宝玉笑道:“俗语说‘随乡入乡’,到了你这里,自然把这金玉珠宝一概贬为俗器了。”妙玉听如此说,十分欢喜,遂又寻出一只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虬整雕竹根的一个大盏出来,笑道:“就剩了这一个,你可吃的了这一海?”宝玉喜的忙道:“吃的了。”妙玉笑道:“你虽吃的了,也没这些茶你糟蹋。岂不闻‘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你吃这一海便成什么?”说的宝钗、黛玉、宝玉都笑了。妙玉执壶,只向海内斟了约有一杯,宝玉细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妙玉正色道:“你这遭吃的茶是托他两个福,独你来了,我是不给你吃的。”宝玉笑道:“我深知道的,我也不领你的情,只谢他二人便是了。”妙玉听了,方说:“这话明白。”

黛玉因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黛玉知他天性怪僻,不好多话,亦不好多坐,吃完茶,便约着宝钗走了出来。

宝玉和妙玉陪笑道:“那茶杯虽然脏了,白撂了岂不可惜?依我说,不如就给了那贫婆子罢,他卖了也可以度日,你道可使得?”妙玉听了,想了一想,点头说道:“这也罢了。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是我吃过的,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他。你要给他,我也不管你,只交给你,快拿了去罢。”宝玉笑道:“自然如此。你那里和他说话授受去,越发连你也脏了。只交与我就是了。”妙玉便命人拿来递与宝玉。

宝玉接了,又道:“等我们出去了,我叫几个小幺儿来河里打几桶水来洗地如何?”妙玉笑道:“这更好了,只是你嘱咐他们,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宝玉道:“这是自然的。”说着,便袖着那杯,递与贾母房中的小丫头子拿着,说:“明日刘姥姥家去,给他带去罢。”交代明白,贾母已经出来要回去。妙玉亦不甚留,送出山门,回身便将门闭了。(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

1.《红楼梦》一书交替使用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进行叙事。在选文中,作者选择透过宝玉的眼睛来写妙玉的一些言行,以限知视角进行叙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6分)

02女性视角

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暮鼓

铁凝

(1)日落之后,天黑以前,她要出去走路。一天的时光里,她尤其喜欢这个段落。日落之后,天黑以前,是黄昏。

(2)她穿上薄绒衣和哈伦裤,换上走路的鞋,出了家门。她有些自嘲地暗想,她要保持整体的青春感。至于下巴的松懈或者鼻梁旁边的几粒雀斑,其实无碍大局。当一个六十岁的女人敢于穿着质地柔软、裤角裹腿、裤裆却突然肥坠以模糊臀部的哈伦裤出行时,谁还会注意她脸上的雀斑呢?

(3)她走上柿子林边的这条小马路时,发现马路对面,一个老者几乎正和她齐头并进。老者拖着一把平头铁锨,铁锨和柏油路面摩擦出刺拉、刺拉的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噪音。他为什么不把铁锨扛在肩上呢?她心里有点抱怨,由不得偏过脸扫了一眼老者——这老头!她心说。

(4)路灯及时地亮起来,在她斜后方的老头停住脚,从衣兜里摸出一包烟和火柴,仿佛是路灯提醒了他的抽烟。他将铁锨把儿夹在胳肢窝底下,腾出手点着一支烟,狠狠吸了一大口。借着路灯和老头点烟的那一忽儿光亮,她看见老头的齐耳短发是灰白色的中分缝,皱纹深刻的没有表情的脸木刻一般。他咳着喘着向路边半人高的冬青树丛里吐着痰,确切地说,是向那树丛吼着痰,费力地把喉咙深处的痰给吼出来。那吼是疙疙瘩瘩低沉、粗砺的吼,犹如老旧的轮胎隆隆碾轧着碎石。

(5)她闻见一股子花椒油沧锅的白菜汤味儿,球馆工地正在开饭。她看见一个体型壮实的工人正朝她和老头这边张望,望了一阵,就扑着身子快步朝他们走来。当他和他们相距两三米的时候,她看出这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只听他急切地高喊起来:“妈!妈!”他喊着“妈”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

(6)她下意识地扭头向后看,路上没有别人。他是在喊她吗?他错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妈?或者她竟然很像这位施工队成员的妈?

(7)这个端着空饭盆的年轻工人,就见他很确定地走到老头跟前,从他手里接过铁锨,又叫了一声“妈”,他催促说快点儿!菜汤都凉了!“老头”低声嘟囔了一句什么,不急不火的,由着儿子接过了铁锨。

(8)她从年轻人浓重的中原口音里,听出焦急和惦记。他的头发落满了白灰和水泥粉末,接近了老头——不,应该是他的妈那齐耳乱发的颜色。

(9)那么,他没有把身穿哈伦裤的她错认成自己的妈,他是在管那老头叫“妈”;那么,她一路以为的老头并不是个老头,而是个老太太,是——妈。

(10)年轻人扛着铁锨在前,引着他的妈往一盏路灯下走,那儿停着一辆为工地送饭的“三马子”,车上有一筐箩馒头和一只一抱粗的不锈钢汤桶,白菜汤味儿就从这桶里漾出。母子二人舀了菜汤,每人又各拿两个大白馒头,躲开路灯和路灯下的“三马子”,找个暗处,先把汤盆放在地上,两人就并排站在路边吃起晚饭。

(11)她佯装在近处溜达,观察着从容、安静地嚼着馒头的这对母子,怎么看也更像是一对父子。路边的年轻人很快就把饭吃完,从地上端起妈那份菜汤递到她手上。妈吃完馒头喝完汤,拍打拍打双手,在裤子两侧蹭蹭,从肥大中山式上衣的肥大口袋里掏出两只壮硕的胡萝卜,递给儿子一只,另一只留给自己,好比是饭后的奖赏。

(12)她看见儿子拿着萝卜,和妈稍做争执,要把自己手中那个大些的塞给妈,换回妈手里那个小一点的。妈伸出举着萝卜的手挡了挡儿子,便抢先咬下一大口,很响地嚼起来。儿子也就咬着手中那大些的萝卜,很响地嚼起来。在路灯照不到的暗处,那两根在他们手中晃动的胡萝卜格外显出小火把似的新鲜光亮,和一股脆生生的精神劲儿,让她想起在她的少年时代,夜晚的交通警察手中那发着荧光的指挥棒。

(13)会所传来一阵鼓声,是某个庆典或者某场欢宴开始了。会所的承包商早年是太行山区农民鼓队的鼓手,村里的喜事,镇上县上的赛事都少不了那鼓队。如今他将一面一人高的牛皮大鼓引进美优墅会所金碧辉煌的大堂,屏风似地竖在一侧,让擂鼓成为一些仪式的开场白,让仪式中身份最高的人手持鼓槌击鼓,如同证券交易所开市的鸣锣。

(14)她对会所的鼓声并不陌生,她和家人都在会所举办或者参加过这种仪式。虽然,和旷野的鼓声相比,圈进会所的鼓声有点喑哑,有点憋闷,好比被黑布蒙住了嘴脸的人的呐喊。但鼓声响起,还是能引人驻足的。她望望那路边的母子,他们仍然站在黑暗中专注地嚼着胡萝卜,对这近切的鼓声充耳不闻。

(15)她迎着鼓声往回家的路上走,尽可能不把自己的心绪形容成无聊的踏实。也许鼓声早已停止,她听见的是自己的心跳。世间的声响里,只有鼓声才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心在跳。

(选自铁凝同名小说,有删改)

2.本文从“她”的视角来写建筑工地的老年女民工,这样写有何好处?(6分)

03儿童视角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变成马的那一天

刘诗寒

父亲变成马的那一天,母亲和我就站在他的身旁。

那天夜里,残云遮月,星辰隐蔽,爷爷将洗脸盆摔在了墙面上,撞出一阵山响。他像往常一样刚喝完一瓶二锅头,烈酒在肚子里翻腾着,将他的灵魂搅得不得安宁。他瞪着烧得通红的眼珠子望着父亲,动作矫健得就像个小伙子一样骑在了父亲身上。而枯瘦的父亲却宛如一匹老迈的马,不停地喘着粗气,躺在地上,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一点点地干瘪下去。

爷爷扬起胳膊,朝父亲的脸上打去,一下接着一下,打得无比响亮。

爷爷又扬起腿,将前来劝架的奶奶踹在了门槛上,不仅撞破了她的脸,而且磕坏了她的腰。

那条白狗哆哆嗦嗦地缩在墙角,浑浊的狗眼盯着父亲快要翻白的鱼眼,他嘴里打着呼噜,显然是吓坏了。

爷爷脖子上直爆青筋,嚷道:“我们家祖上几代本本分分!竟然出现你这样的畜生,滚,离开这个家!永远也不要再回来!”

母亲就站在一旁,盯着父亲跌进尘埃里的脸,嘴角布满了灰尘,鼻孔渗出一丝鲜血。母亲的表情很平静,好像她也认为爷爷这样做是对的。

爷爷的喊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离我们家两公里远的深巷不停地传来犬吠。

就在前一天,父亲送给我一只白狗陪我玩耍,我特别喜爱它——说心里话,父亲每一次都会变着法儿地送给我各种我喜爱的东西。

但是爷爷却将白狗一脚踢开,愤怒地说:“别动!这又是偷来的!”

我便害怕地将白狗放在了一旁。

直到派出所的警察来到了我们家……

畜生!蛆心的孽障!爷爷每次都会这样叨念着让人听起来胆战心惊的话。他的眼睛里同时也闪现出来他们父子曾在院子里对峙的场景。

父亲长相粗俗,豁着两颗门牙,游手好闲,气管还不好,常常哮喘,算命先生说他活不过十八岁,可他却顽强地活到了现在,并娶了我的母亲,还生下了我。

我对母亲说,我不喜欢父亲,我很讨厌他,讨厌他给我的一切,玩具、书包、学费。还有,我听到人们背地里的窃窃私语和声声叩问,说他就是一个贼,一个盗窃犯。我想,他给我搭建的城堡,都有可能是用各种见不得人的方式偷来的。

所以我不喜欢他,甚至是厌恶他。

我不知道这些话是不是违心的。

我说:“我不喜欢他。”

而母亲却一直沉默着。后来她说:“连我都是他偷来的。”

我便不再说话了,因为我不能不喜欢我的母亲。

最先看到父亲变成马的,是我们的街坊邻居。他们手指向远方,一脸诡异地对着我笑嘻嘻地说:“鸟儿,那就是你爸。”

“在哪儿?”我傻里傻气地张望着:

我很久都没有看到父亲了。

我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看去,辽阔无边的大野地里,一匹老迈而又略显笨拙的马,没有任何嘶鸣,马蹄踩进深沉的大地里,埋着头,漫无目的,孤独地朝着夕阳奔跑。

后面,有一群农民在追逐着它。

父亲真的变成一匹马了吗?也就是爷爷口中常骂的畜生?

我怀疑父亲是不是疯了,母亲却什么都没有讲,她低下头。感到很羞耻。

我问母亲:“父亲为什么不再是人了?变成龙,变成凤凰,哪怕变成其他一些说得过去的动物也行啊!”

母亲说:“这已经是你爸最大的本事了,变成一匹马也没什么不好。”

爷爷去世的那天夜里,他也像匹失去族群的老马一样,没有了力气,身躯渐渐坍塌。有人看见父亲站在大野地里,面朝家的方向,发出阵阵嘶鸣。爷爷的耳朵抖动了一下,眼睛盯着天花板,嘴角微微颤抖着,像在诉说着什么。

后来母亲对我说,爷爷是在呼唤着父亲的乳名,他一定很悲凉,也很难过,是他放弃了那个小偷小摸的父亲,任他像恶之花一样在暗夜里生长。父亲曾经也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婴儿,只是在奔跑的过程中迷失了方向。爷爷的暴虐不仅使他失去了自身的父爱,而且失去了他曾最心爱的小马驹。

母亲就这样一个人带着我,我也渐渐长大。当我再见到父亲的时候,我们中间不光隔着一层铁栅栏,似乎也隔着无法逾越的鸿沟。他试图努力地扬起手臂向我挥动,可我感觉他不像来自我们这个世界里的人。我害怕极了,试图逃离……

你知道吗?羚羊宁可溺死在湖里被鳄鱼吃掉,也不愿意丢掉小羊。

我知道,妈妈。

这也是我为什么一直没有放弃的原因。

我知道,妈妈。

你爷爷曾经放弃了他,可我们不能。

我知道,妈妈。

后来,每当有人一脸假笑地问我:“鸟儿,你爸呢?他什么时候回来啊?”

我说:“快了。”

快了?

我鼓起勇气,又走进了男子第二监狱,心里对自己说:“是的,快了!”

(选自《小小说选刊》2021年18期)

3.小说为什么选定孩子的视角来讲述故事,而不是其他家庭成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04动物视角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生太长了(节选)

张洁

他显然受了重伤,孤零零地躺在雪地上,血在他的身下漫开,就像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他就那么无声无息、仰面朝天地躺着。

他在等什么,在等死亡吗?

难道还有一个生命比我更渴望离开这个世界?距他不远的地方,还撂着一支猎枪。是械斗?逃犯?被人暗算,还是自*?……

他看见了我。那本就疼痛异常的眼睛里,立马添上了绝望。

我只是慢慢走近他,围着他转了一圈又一圈,近看看又远看看。

即便生命垂危,他仍然没有放弃对我们与生俱来的恶意,还有嫌恶、拒绝、恐惧——千真万确的、毫无道理的恐惧。

我有些失望,即便是恐惧,如果,那是一种对我们有着深刻了解后的恐惧,该是多么合情合理。可是他的恐惧,不过由成见而来。无所不知的人类,怎么会是这样?除此,他的眼睛里还有一种无由的仇恨。

是的,眼下我轻而易举地就可以结果他的生命,只要张开我的嘴,一嘴就可以咬断他的脖子。

可是我没有那样做。

尽管或许他扼*过我的兄弟、姐妹、亲人和朋友。而面对一道送上门的佳肴,很多狼都会这样做,但那不一定是我的习惯,这可能正是我和其他狼的区别。

我贴近他的面颊,仔细辨嗅他的气息,人的气息。那气息与我从前在远处嗅到的是十分不同。似乎已经失去生命的原汁原味和纯粹,而是充满了不明的*。这仅仅是他个人的气息,还是人类共有的气息?

正在我不知怎么才能让他明白我的善意时,我的嘴巴突然咧了一咧。向上咧开的嘴巴,肯定将我那上斜的眼梢推得更加上斜,于是我那张脸,便像是有了笑意。

天下有谁能看到一只狼的微笑!

而后他看上去果然放松了许多。他一定也从来没有与一只狼,这样近距离地对视过。这使他能清楚地看到我的眼睛,还有我眼睛里饱含着的对他的悲悯、友善和毫无戒备。

有那么一会儿,他似乎也想接近我,甚至心存幻想,幻想着我的营救——不管我是不是一只狼,只要是一个生命,可能就会有对另一个生命的惺惺相惜。

可我知道,即便我救得了他,他也活不成了。从他的身体里,已散发出如此糜败、驳杂的气味。这岂止是人体走向死亡、走向腐烂的气味,更是灵魂走向死亡、走向腐烂的气味……我敢肯定,他的历史是一个失败的历史,不然,他决不会因为他人的一枪,抑或自己的一枪,躺倒在这里。

可就那么一会儿,他的心绪还是被戒备、怀疑所代替。或许因为我一直在凝视他的眼睛。既然我能探知河流的深底,那么我想我也能从他这里了解到,为什么人总要*死我们,总要置我们于死地,即便在我们无碍于他们的时候。

于是,他又在重新估量我的来意,却永远不会理解,我的到来与他所想的那些鸡零狗碎毫无关系。我看到他的眼睛往那支猎枪上很快地一扫。

我也即刻明白了此时那支枪对他的非凡意义。它既能帮他克服对我的恐惧,又是他唯一的依赖……于是我用我的前爪和嘴,将那支距他不远的猎枪,一点点地推向他伸手可及的地方。

我不在意他拿到这支枪以后会对我怎样。我不过是想让这个或许把“活”看得那么重的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得到一份安宁,一份有所依靠的感觉。而人是需要“依靠”这种情状的动物,尤其他们的精神,从来是难以独立的。

但他根本不理解我把那支枪推向他的含意和动机,惊恐地躲避着,就像我能拿起那支枪,对他扣一扳机似的。不,不是他的身体在躲避,那身体已无法移动。而是他的精神、他的意志,那些我曾以为我们狼所不具备的优良品质,在我的眼前瞬间垮塌,却掩藏不住对得到那支枪的渴望,也就是*死我的渴望。

他一定想不到,一只狼为什么会这样做,也会认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背后,肯定隐藏着什么*机!在他的精神、意志垮塌的这个瞬间,我还看见了“人”,并诊断出他的疾病,诊断出不论是他*或是自*的根由。

也明白了他们总以*死我们为乐子,从来是没有缘由的。如果非要说到缘由,那就是他们的信条使然:“只有你死,才是我活。”

他们不像我们,在我们的天地里,每时每刻,我们和多少兽类缓缓地擦肩而过。有时甚至同时、同饮一江水,如果我们能够像人类那样,可以种植粮食,可以烹调食物,我们肯定不会为了饥饿去攻击掠*其他生物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在我们狼的生命里,有残酷、有厮*、有血、有弱肉强食,就是没有卑琐、卑鄙、阴暗、贪婪、下流……我终于明白,人类并没有什么值得我深究之处,我们狼和他们的生命态度是如此的悬殊

这时,我听到了来自远处的狼群的嗥叫,便索然无味地从这个人的身边站了起来,向远处的狼群跑去。我径直向雪原深处跑去,那广漠得让人恐怖的雪原。嗅到了熟悉的、活生生的有滋有味的气息。

可是枪声又响了。

我的身体也随之强烈一震。我知道,那一枪是给我的。这个毫无生还可能的男人,终于向我射出了他此生最后的一枪。(有删改)

4.小说以狼的视角,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故事,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6分)

05机器人视角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克拉拉与太阳(节选)

[英] 石黑一雄

这时经理的声音再度响起,语调中有了某种刚才没有的东西。

“不好意思,小姐,您该不是在寻找某个特别的AF吧?某个您之前在这里见过的AF?”

“是的,太太。你们前一阵子还把她放在橱窗里的。她真的好可爱,真的好聪明,看上去就像法国人,知道吗?短发,颜色很深,全身的衣服也都是深色的,她还有一双最最善良的眼睛,而且她是那么的聪明。”

“我想我或许知道您指的是谁。”经理说,“如果您愿意跟我来,小姐,我们马上就能揭晓答案了。”

直到这时,我才终于动身走到了一个她们能看见我的地方。一整个上午我都置身太阳的图案之外,但现在我跨入了两个明亮的、彼此相交的长方形中,就在这时经理来到了拱门跟前,乔西紧随其后。乔西看到我时,她的脸上满是喜悦,脚下的步子也随即加快了。

“你还在这儿!”

她比上回更瘦了。她迈着地那没有把握的步子不断地靠近,直视着我的脸。

“噢,天啊!我真的以为你已经走了!”

“我为什么要走呢?”我平静地说,“我们约好了的。”

“是啊,”乔西说,“是啊,我想我们是约好了的。我想都是我弄砸了,我是说,过了这么久。”

我对她露出微笑,她则回头喊道:“老妈!就是她!就是我一直在找的那一个!”

母亲缓缓地朝拱门走来,然后停住了。有那么一刻,三个人全都看着我:乔西在最前面,一脸灿烂的笑容;经理就在她身后,同样在微笑,但神情中却透着一丝谨慎,我把这看作是她想要传递的一个重要信号;最后是母亲,两眼眯缝着,就像人行道上的路人努力想看清一辆出租车是空车还是有客时的模样。我一见到她还有她看我的眼神,那种恐惧——刚才乔西喊出“你还在这儿”时几乎已经烟消云散的恐惧一一又回到了我的头脑中。

“我不是存心要等那么久的,”乔西还在说话,“可我生了点小病,不过现在好了。”说完她又回头喊道:“老妈,我们能不能直接把她买了?赶在别人进来把她领走之前?”

房间里沉默了一阵子,然后母亲平静地说:“这个不是B3吧,我猜。”

“克拉拉是一台B2,”经理说道,“第四代一一有人说,这一代从未被超越。”

“老妈,克拉拉就是我想要的那一个,别的我都不要。”

“稍等一会儿,乔西。”说完她又问经理道,“每一个人朋友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吧?”

“一点不错,太太,尤其是这一级别的人工朋友。”

“那么,这一台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这个……克拉拉?”

“克拉拉有着许多独特的品质,真要说起来,我们可以说一上午呢。不过,如果要我突出强调的一个特质,那我一定要说她对观察和学习的热爱。她能够接受并且融合她所看到的身边的一切,这种能力真是让人称奇。因此,在这家店里的所有AF当中——包括B3在内——她的理解力目前是最为成熟的。”

“是吗?”

母亲又一次眯起眼睛看着我。接着她朝我走近三步。

“你不介意我问她几个问题吧?”

“您请。”

“老妈,拜托……”

“不好意思,乔西。我和克拉拉谈话的时候,你就在那边站一会儿。”

这下就只剩母亲和我了。尽管我努力保持着脸上的笑容,但那并不容易。甚至,我或许还让脑海中的恐惧表露了出来。

“克拉拉,”母亲说,“我要你别朝乔西那边张望。现在,告诉我,不要看,她的眼睛是什么颜色的?”

“灰色的,太太。”

“很好。乔西,我要你保持绝对的静默。现在,克拉拉,我女儿的声音,你刚刚听到她说话了,你说说,她的音高是怎样的?”

“她说话时的音高介于中央C之上的降A音和高八度C音之间。”

“是吗?”又阵沉默过后,母亲说道,“最后一个问题,克拉拉,你有没有注意到我女儿走路的方式?”

“她的左髖部或许有问题。还有,她的右肩可能会痛,所以乔西会以一种让右肩避免突然性动作或非必要冲击的方式走路。”

母亲思考着我的话。接着地又说:“好吧,克拉拉。看来你懂得挺多。那么能不能请你为我重现乔西的步态?你愿意吗?就现在?我女儿的步态?

于是我迈开了脚步。我意识到,非但是母亲——当然还有乔西一一整间商店此刻都在注视着,倾听着。我走到拱门下面,走入太阳铺陈在地板上的图案。然后我走向商店中区的那几个B3,还有玻璃展品推车。我竭尽全力地重现我所看到的乔西的步态一一第一回是在她走下出租车后,那时罗莎和我都在橱窗里。接着是四天后,母亲刚一抽回按住她肩膀的那只手,她便冲着橱窗走来。最后就是我刚刚看到她的样子,迫不及待地走向我,眼中满是欣慰与快乐。

我走到玻璃展品推车前,动身绕开它,一边尽力不去碰到站在推车旁的那个男孩B3,一边还要小心翼翼地保持乔西的步态特征。

可就在我要原路返回的时候,我抬眼一瞥,正好看到母亲,而我所看到的某样东西让我停住了脚步。她依然在用心地看着我,但她的目光似乎径直穿透了我,在我的身后聚焦,似乎我是一块窗玻璃,而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玻璃后面很远的地方的某样东西。我就站在玻璃展品推车边上不动了,一只脚悬空,脚跟离地。商店笼罩在一片奇怪的静默中。这时,经理说话了:

“如您所见,克拉拉拥有超乎寻常的观察力。我从未见过有谁像她这样。”

“老妈。”这一回乔西的声音很轻,“老妈,拜托了。”

“很好。我们要她了。”

【注】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智能机器人(AF)。乔西由于提升(基因改造)的副作用经常生病,而害怕女儿去世的母亲买下克拉拉,寄希望于在乔西死后让克拉拉成为乔西的复制品。

5.有人评价说:“在这部小说里,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叙述视角及其作用。(6分)

叙述视角参考答案

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1.①有利于增强真实感。只有天性多情的宝玉才会如此细致地观察妙玉的一举一动;只有出身名门贵族的宝玉才能如此准确地说明这些藏品的名称。

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塑造妙玉自命清高、自我标举、高傲轻慢、癖性怪异的形象;塑造宝玉多情细心、为人宽厚、秉性善良、性情通融的性格特点。

③有利于加深读者的印象。将读者的注意力从在场众多的人物引向妙玉的言行细节,加深了读者的印象,提高了读者的参与度。

女性视角

2.①故事的见证者。小说通过“她”的所见叙述,通过“她”的活动贯穿起来,增加小说的真实性。

②烘托主要人物。小说通过“她”对衰老的焦虑与惶恐衬托打工母亲老当益壮的坚强品格。

③揭示作品主题。小说通过“她”敏锐的观察力、内心感受揭示小说关注打工者、关注底层人生活现状的主题。

儿童视角

3.①使故事显得真实感人。如写到爷爷酒后痛打父亲,在孩子的眼里,爷爷像暴君,父亲像牲口,读者也自然会对父亲心生怜悯。

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通过儿子的视角写父亲,更能够全面地塑造父亲的形象。

③有利于揭示主旨,表达作者的理想。爷爷对父亲的放弃和母亲对父亲的守望,都从“我”这个视角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而“我”在母亲的引导下长大,最终克服了父亲带来的羞耻感和陌生感,去接纳父亲回家。

④引发读者的深沉思考。小说通过儿子的视角表现了一个孩子面临正义与亲情产生冲突时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引发读者的深沉思考。

动物视角

4.①以狼的视角讲述故事,显得客观理性,让读者冷峻审视人性、反思人生,反思人性中的丑陋。

②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淡化情节,引导人们更好地展开对自己生命、、对动物生命、对世界的哲学思考。

③运用以狼的视角及内心独白的形式建构故事,增加小说新奇感和吸引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机器人视角

5.视角:本文采用了智能机器人这一有限视角叙事。(1分)

作用:①真实感。増添小说情节的现场感和真实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分)

②读者感受。便于直接表现智能机器人非凡的观察力、思考力等,更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机器人的智能化和先进性。(2分)

③表现主题。利于人们反思人类自身的种种表现,从而表现小说主题。(2分)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