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消防,估计大多数人脑海中会浮现出诸如《烈火英雄》中的场景画面:熊熊燃烧的大火;嘈杂慌乱的人群;闪烁着红灯,急驶而来的消防车;逆向而行,冲向火场的消防队员……
当然,极端的场景会令人记忆尤为深刻,但就消防知识而言,其实早已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消防隐患的发生、扑灭。换句话来说,只有了解消防知识,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到居安思危,才能避免火情的发生。具备基本的消防观念,即便身处火情现场,也能最大程度上做好人身安全的防护。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千万不要小看这么一点,在真正的火灾现场,在一片混乱中成功逃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高温、烟雾、情绪上的慌乱,恐惧很难让人冷静下来,更不要说去做出正确的判断了,尤其是在不了解基本消防知识的情况下。
比如消防设备的使用。
在火灾相对可控的情况下,周围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其实是可以尝试着自己进行灭火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要懂得基本的消防知识,免得造成更大的损失,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举个例子,灭火器的选择。如果是厨房明火导致的失火,在关闭天然气阀门的情况下,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都能适用。而如果是电气设备短路、图书馆、档案室的失火,那就只能选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在扑灭火情的情况下,也能避免电气设备、图书、档案在灭火过程中收到损坏。
另外,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持喷管的手要带上手套,而且不能握在金属部位,只能握在喇叭形塑料管上。因为二氧化碳气体喷出来之后温度会非常低,虽然能够快速降低火源周围温度,但使用不当的话,也难免会出现冻伤的情况。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再比如逃生路线的选择。
想必每一个单位在做消防培训的时候,都会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不要尝试去灭你灭不掉的火。
原因很简单,3-5公斤的消防灭火器(家庭一般用2/3公斤的灭火器)只能够持续喷射12-15秒。如果不能在这段时间里控制住火势,除了做无用功之外,还白白浪费了逃生的最佳时间。
在逃生路线的选择上,如果火势还在可控范围,只需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根据安全通道的指示从步梯逃生即可。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一定要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包裹住,然后向外冲。而未能及时逃离的人员,可退回房间内,用湿毛巾堵住门缝,防止烟气侵入,打开窗户,待在阳台,等待救援。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这是我国消防工作一以贯之的方针。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国共接报火灾74.8万起,死亡1987人,受伤2225人,直接财产损失67.5亿元,与2020年相比,起数和伤人、损失分别上升9.7%、24.1%和28.4%,亡人下降4.8%。其中,较大火灾84起,比2020年增加9起;重大火灾2起,比2020年增加1起。
更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连续六年未发生特别重大火灾。
能够看到的是,即便是在疫情的肆虐下,消防救援工作的压力剧增下,我国的消防工作还是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让消防知识,消防观念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埋下种子,发芽,成长,从而庇佑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两点你一定要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