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瘟疫传播的古文,古人在诗里怎么形容瘟疫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1 07:34:24

形容瘟疫传播的古文,古人在诗里怎么形容瘟疫(1)

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的诗歌《蒿里行》,

描述了建安初年战争、瘟疫、饥荒下的百姓遭遇,

其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便是瘟疫的真实写照。

建安二十二年(217),瘟疫肆虐整个北方。

这一年,曹植在他的《说疫气》一文中这样写道:

“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

形容瘟疫传播的古文,古人在诗里怎么形容瘟疫(2)

死鼠行

东死鼠,西死鼠,

人见死鼠如见虎;

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

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渗淡愁云护。

三人行未十步多,忽死两人横截路。

夜死人,不敢哭,疫鬼吐气灯摇绿。

须臾风起灯忽无,人鬼尸棺暗同屋。

乌啼不断,犬泣时闻。

人含鬼色,鬼夺人神。

白日逢人多是鬼,黄昏遇鬼反疑人。

人死满地人烟倒,人骨渐被风吹老。

田禾无人收,官租向谁讨?

我欲骑天龙,

上天府,呼天公,乞天母,洒天浆,散天乳,酥透九原千丈土。

地下人人都活归,黄泉化作回春雨。

这首《死鼠行》传播很广,在当时被评为“异闻怪事,目不忍见耳不忍闻”。

然而悲剧的是,师道南作此诗时,也已经染上了鼠疫,不几日就死去了,年不满30岁,一同死去的还有他的母亲、妻子等人,只有两个孩子得以幸存下来,让人心有戚戚焉。

幸运的是,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抗生素的发明,让鼠疫不再是难治之绝症,只要及时发现,尽早治疗,患者康复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形容瘟疫传播的古文,古人在诗里怎么形容瘟疫(3)

七律二首·送瘟神

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血吸虫病,在中国流行了2000多年。

中共中央非常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1953年前后就派出100多名医务人员进驻重疫区余江除灭血吸虫病,治好千余人。

1956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强调“全党动员,全民动员,消灭血吸虫病”,并且把消灭血吸虫病写进了《农业发展纲要40条》。

同年,中共中央成立了防治血吸虫病领导小组,派出大批医疗队到疫区进行血吸虫病防治工作。

工作取得明显的效果,疫区余江县人们提出了“半年准备,一年战斗,半年扫尾”的口号,发挥冲天干劲,与瘟神作战。

并大力兴修水利,填平沟壑,根绝血吸虫的滋生地,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根绝了血吸虫病。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个消息,刊载了题为“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经过”的社论。

*读后十分欣慰,彻夜未眠,第二天早晨便写了这两首诗,并在诗题下用一段优美的文字描述了作诗时的喜悦心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