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杂志怎么阅读,电子杂志怎么在手机上阅读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02 08:42:21

网络上关于电子书与实体书阅读的优劣对比文章虽多,但是关于电子书的阅读效率与阅读方法的提炼总结尚且有限。我认为电子书的阅读法有两种:一种是仅阅读电子化介质的书籍本身;另一种是仅仅将电子书看作是书的不同载体之一,可以运用笔记记录的串接,根据不同的阅读环境,在电子书、有声书,乃至是纸质书之间完成切换。

网上的杂志怎么阅读,电子杂志怎么在手机上阅读(1)

先谈第一种阅读法。

电子书因其介质不同,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纯文本电子书、扫描件电子书以及有声书。

第一类纯文本电子书。

这一类是指以纯文本的形式表现,载体遂阅读设备不同而变化,这一类电子书的优势是方便阅读,缺点是不方便加入插图、图标,且书籍缺乏页码,不方便学术引注。

纯文本电子书的文件类型主要是Windows端的TXT文件、iOS端的epub文件,及Kindle端的Mobi文件。也存在跨平台的通用软件,比如Mobipocket,它支持RSS订阅,可以搜索内容、复制内容,整理读书笔记。再比如Sumatra PDF,全能阅读软件,可在Windows系统即插即用,浏览PDF/TXT/MOBI/EPUB格式文件,读者可同时打开云笔记软件,将其中的文字复制、粘贴。还有在iOS端,多看阅读、WPS两款APP都支持TXT重排,方便做笔记。

除却电脑端,2018年APP进入了电子资源全面付费时代,许多优秀的电子书软件得到了大批量的革新。

网上的杂志怎么阅读,电子杂志怎么在手机上阅读(2)

第二类是扫描件电子书。

主要是以实体书的电子扫描件为传播载体的电子书,其优势是保留页码,方便学术引用,足够高清,缺点是有时会出现卡机现象。

扫描件电子书的文件类型主要是PDF,还有脱胎于超星电子书的加密文件PDG,以及Djvu等格式。PDF类浏览软件层出不穷,其缺点是不方便直接做笔记,但是中国人发明的iOS端APP——MarginNote,试图解决这一问题。

第三类是有声书。

乘地铁、公交车,人多拥挤时,可以选择有声书。

我自己是喜马拉雅FM的深度用户,五年来累计的阅读时长是250个小时,相当于阅读了83本书,不吃不睡近10多天的时间聆听有声书。我目前3000本阅读量当中的二十分之一来自于有声书。

有声书的播讲速度,比正常的阅读速度慢,经验丰富的聆听者喜欢采用二倍速的播放速度,便于记忆书籍内容。但是,有声书吸引读者留心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中的情节递进、环境背景塑造等信息。有时,换种方式重读一本书,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比如更深邃地抓住书籍的本质信息。对于没耐力阅读厚书的初学者,在时断时续放松中,更易爱上阅读。

我自己还录制过两本有声书,分别是宇文所安的《追忆》和雅克·勒高夫的《我们必须给历史分期吗》。前者具备一定的文学性,后者偏重于理论著作。两本书的篇幅都不长,方便体会录制这一过程。我发现,一般读者接受的阅读时长为5-20分钟,超过20分钟,聆听频率明显下降。这或许能解释网上风靡全球的短视频节目往往5-15分钟。

其实,电子书与实体书的区别只是阅读介质的不同,最好的阅读方式,是依据不同的阅读环境切换阅读介质。读书一定要做笔记,在不同阅读介质切换中,辅以云笔记软件,高效阅读成为可能。

我读的第2900本书是《第五次开始:600万年的人类历史如何预示我们的未来》,采用了多介质切换阅读法。

《第五次开始》或许是2018年引进中国的考古学入门的必读书籍,它的作者罗伯特·L·凯利在本书中指出考古学的社会价值不在挖掘过去,而在展望未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技术、文化、农业与国家政治组织形成的四次“社会转型的开始”之后,迎来了第五次开始——“合作”型社会的产生。第五次“开始”的萌发,并非来源于文明的先进性,而是来源于大猩猩群体协作的动物本性。此书融入了非常多的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与文化研究的干货,还能与现代娱乐时尚元素结合,信息量极大。2018年7月,我在敦煌研究院培训时,被强烈推荐过此书。此书译者徐坚,是中山大学考古学教授。

网上的杂志怎么阅读,电子杂志怎么在手机上阅读(3)

首先,可以在亚马逊中国Kindle、多看阅读和豆瓣阅读中文三大平台搜到正版电子书,售价均是19.99元。

在手机、ipad mini上,把mobi文档存入Kindle APP当中,开始阅读。Kindle APP不仅方便做笔记划重点,且可以区别笔记颜色,也可批注等等。一旦发现此书值得看,遂买实体书继续阅读。整理笔记时,可以在Kindle APP上查看标记,把原先APP端的标记,再誊写到实体书上,也可利用传图识字微信小程序,或者扫描全能王为主的OCR识别软件,把用铅笔勾画的笔记,誊录整理成册,复制粘贴录入到印象笔记中,方便查阅。

在云笔记时代,一般会把摘抄类的读书笔记集成到印象笔记,Kindle可以绑定邮箱直接输出。也可以打开Mobipocket软件,再把内容复制粘贴到印象笔记当中。依我的阅读速度,253页的《第五次开始》精读耗时3.5小时,笔记整理耗时也是3.5小时,精读时间与整理笔记的时间差不多1:1,基本上算高效的阅读体验了。

可惜,这本书尚未有有声书资源。

作者:冯立 编辑:尹颖尧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