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鹤从没演过戏,可是他却将这个角色演活了。
油麻地小学夺得了比赛的第一名,可是当大家去找陆鹤的时候,他却不见了。
桑桑找到了他,陆鹤正坐在小镇水码头上最低的台阶上。
桑桑听到了陆鹤的哭泣声。
秃鹤用嘴咬住指头,想不让自己哭出声来,但是哭声还是抑制不住的从喉咙里奔涌而出,几乎变成了嚎啕大哭。
许多孩子也都哭了
就这样,陆鹤终于得到了大家的接纳和“原谅”。
不是陆鹤原谅了他们,而是“施暴者们”原谅了陆鹤首先,我是很喜欢曹文轩的《草房子》这本书,否则不会翻来覆去的看了好几天。
只是对于第一章出现的陆鹤来说,我有话要说。
自始至终,做错事情的都不是陆鹤,做错事情的是那个自以为是的“调皮”桑桑。
作为一个小孩子那小小的自尊心,敏感的想法,被桑桑全部踩踏在脚下嘲笑。
渴望被老师认同,渴望被老师喜欢的陆鹤,收获的却是老师的冷笑。
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一个多大的伤害?
而对于各方面都被嘲笑的陆鹤来说,在会操比赛中那看似是无理取闹的举动,或许是陆鹤唯一的能够反击的机会和方法。
用这样的方法来报复别人的傲慢和嘲笑。
我本来以为秃鹤的故事会在这里结束,秃鹤这次的举动让大家都开始认真的审视他,进而尊重陆鹤,理解他的缺陷。
可是故事没有这样结束,或许是曹文轩觉得这样太便宜“做错了事情”的秃鹤。进而安排了一个秃鹤“救赎”的故事。
让秃鹤去讨好这些“施暴者”的机会。
然后呢?秃鹤努力的去演好这个角色,最终他成功地讨好了那些人,得到了他们的认可,被那些对他施予冷暴力的人们接受了。
而那些可恶的人,没有任何惩处、反省甚至是没有一点点内疚,就完成了由恶到美好的转变。
这样的收尾,这样的结局不由得让我困惑。
艺术都来源于现实现在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小孩子之间抱团的现象也是层出不穷。
像秃鹤这种,身体有缺陷或者是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更加会受到冷落的欺负。
而我们在家教导的多和小朋友玩、多开朗一点、别人只是给你开玩笑的说法,是不是我们对“施暴者”的妥协?
是不是被欺负的我们,只能去找到自己的“救赎”,十分努力的讨好那些人得到他们的认可吗?
写到这里,我越发的觉得悲哀,越发的为陆鹤而感到可惜。在一本儿童读物中写道这样的思想,会不会让孩子们觉得这样就是理所应当?
实不相瞒,我在小学的时候也受过这样的“优待”。
作为一个女孩子,名字里带了一个“男”,那时候老是被起很难听的外号,甚至我的书上都被人写上“男人婆”。
所以说我十分理解,小学时期是孩子最不懂事的时候,也是最容易留下创伤的时候。
所以说,如果您家有小孩子,恳请您告诉他,不要欺负别人,不要乱开别人的玩笑。尊重每一个人,尊重别人的缺陷。如果被欺负,要记住不是你的错,不需要讨好别人,而是要别人发自内心认可你,向你道歉。
感谢您读到这里,我是,分享书评,好书推荐以及泛情感内容创作,您的关注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看完点赞,月入十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