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可以被任何人说,但是当马丁路德金讲出来的时候,它有一种夺人魂魄的效果。
在职场上,像奥巴马、马丁这样“一鸣惊人”的口才人才自然非常少见。看看他们。不过我在职场上见过很多有才华的人,比如负责给客户做提案的4A广告公司策划总监,还有一些能力很好的销售奇才。他们擅长演讲,因为他们擅长有效地传递信息,他们能适当地营造一种氛围,使他们的演讲令人信服。
我认为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抓住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具体描述事情。
事情越具体,演讲就越生动。例如,与其简单地说你有一辆车,不如说你有卡其色Alto的加长版。准确的描述会给观众一种画面感。同样的道理,当你提到一个人的时候,如果不说出姓、名、从哪里来,就会显得你不够强大,效果会差很多。准确地描述容易让人更加信任你,也容易让你所表达的内容有镜头感,容易把听者带入情境。
很多时候,具体准确的描述是一个很好的铺垫,可以自然而略带悬念的引出核心意思。然而缺乏掌控感的人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总是急于表达核心意思而缺乏铺垫。这样不好。开门见山往往显得唐突。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向乔布斯学习,他对言语过程的控制和比喻准确地诠释了这一标准。
第二,演讲要有逻辑性,才能讲清楚。
演讲的核心逻辑是演讲只能有一个主题,不用担心是否单薄,演讲中把论点讲清楚就很好。即使有点关系也不用担心。如果你想把一切都归咎于他人,那是很容易失败的事情。
第三,演讲的深度取决于知识。
知识从何而来?读,读还是读。当然,我看专业以外的知识书,《故事会》等。如果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自己的知识储备问题,又想让演讲流于表面,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不要使用过多的解释性语言。试想一下,如果你用的“因为”和“所以”太多,如果你不在有讽刺听者智商的嫌疑时说出来,很容易让你的表情显得幼稚。
第四,演讲的成败与能否营造氛围息息相关。
根据一些专家的统计,公开演讲的成功取决于50%的内容和50%的激情。任何一个在美国公司呆过的人,都一定能深刻理解这一点:想要展现自己强大的个人魅力,靠的就是他的演讲。只要这个家伙能喊出“改变”或“是的,我们能”(是的,我能)等充满激励人赴汤蹈火的口号,那么他就会被认为是合格管理者。如果你有幽默感,你当然可以营造一种氛围,但这取决于天赋。麦肯有一位名叫张洪宇的策划总监,他在介绍自己的名字时,会这样说:“我叫张洪宇,张在张,百兽之泛滥,宇宙之大爆炸”。本来他的名字很普通,但现场气氛会瞬间升温。
第五,说话的说服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说话的方式,包括声音、表情和肢体语言。
骨架大,声音浑厚的人会更有说服力,而麻痹细声的人就不那么可信了。说话时手势也很细腻,肩部力量会更有力,肋骨力量也会更贴近人。打手势时注意幅度,不要让动作占优势。
第六,演讲中一定要有结论,但不要一开始就妄下结论。
就像恋爱的目的是结婚,但是一开始就谈目的太无聊了。
理论大致可以这么说,剩下的就是实践。如果觉得自己笨手笨脚,结结巴巴,缺乏锻炼,可以在亲近的人面前正式练习口才,直到能让一句废话听起来有说服力。很多时候,只要言辞坚定清晰,说服力就不会低。
吃喉宝不会让喉咙镀金,自信和风格是练舌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