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吗,昆虫记是什么文学体裁

首页 > 书籍文档 > 作者:YD1662024-01-29 08:06:12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题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共42分)

1.(2020·湖南邵阳市·八年级上期末)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拾级(shè) 翌日(yì) 黧黑(lí) 怒不可遏(è)

B.寒噤(jīn) 汩汩(gǔ) 襁褓(qiáng) 龟裂(jūn)

C.缄默(jiān) 褶皱(zhě) 翩然(piān) 戛然而止(jiá)

D.羁绊(jī) 蓦然(mò) 亢奋(kàng) 归省(xǐng)

2.(2020·河南安阳市·八年级上期末)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由衷 推崇 密匝匝 长途跋涉 锐不可挡

B.躁热 洗涤 懒洋洋 正襟危坐 不折不挠

C.蒙昧 琐屑 黑黝黝 因地制宜 和颜悦色

D.斟酌 鄙视 热乎乎 交头结耳 屏息敛声

3.(2020·青海西宁市·八年级上期末)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日的故宫,摩肩接踵,人满为患,迫不得已,故宫推出了“限流”措施。

B.为了完成国产航母第二次试航任务,全体工作人员殚精竭虑,可歌可泣。

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

D.作为一名年轻人,一定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4.(2020·湖南浏阳市·八年级上期末)下列关于语文知识和传统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之三山,即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

B.新闻主要是用事实说话,因此写新闻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手法。

C.“几串白色的气泡温柔地拥抱了这位从天而降的仙女。”一句中“温柔地”是定语。

D.《与朱元思书》“书”即书法。古代书法又称信札、尺素、书函、书简、书札等。

5.(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八年级上期末)下列病句修改或句子主干提取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使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此句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

B.我们要学会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此句语序颠倒,应将“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改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C.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此句句子主干为“技术水平和艺术价值显示了智慧和力量”)

D.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此句搭配不当,应将“降低”改为“减少”)

6.(2020·湖北十堰市·八年级上期末)将下列五句话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北京宽阔的马路上, 。要没有这些小色块点缀,北京的深秋或许就索然无味了。

①气氛显得安谧而有生气。②行道树是由各种树木组成的。③街道被美丽的各种形状

的小色块点缀着。④落叶飘摇而下。⑤首都浓浓的秋意就蓦然显现出来。

A.②④③①⑤ B.②④③⑤①

C.⑤②④③① D.⑤①②④③

7.(2020·山东潍坊市·八年级上期末)下列各句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B.人生在世,最高价值的欣赏是什么?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

C.鲁迅先生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

D.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

8.(2020·吉林白山市·八年级上期末)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这种幼虫在树干中往里钻,一边挖洞,一边把挖出来的东西吃掉。(排比)

B.螳螂抓住一条肥硕的后大腿,送到嘴边,细细地品味着,一副心满意足的神态。(拟人)

C.绿蝈蝈就像英国人:它非常喜欢浇上果酱的牛排。(比喻)

D.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我不是常常让你们丢下功课替我浇花吗?(反问)

9.(2020·山东青岛李沧区·八年级上期末)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一句中的“光滑”是形容词。

B.“淡淡的乡愁”,“味道鲜浓”“名贵的山珍”“傲然挺立”都是偏正短语。

C.“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一句中,“用手”“轻轻”作状语。

D.“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一句的主干是“他拣椅子。”

10.(2020·河南许昌市·八年级上期末)名著阅读(5分)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鲁迅把它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在作者笔下,_________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_________“为它的后代做出无私的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而被毒蛇蜘蛛咬伤的__________也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哭闹。” (3分)

(2)《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书中写到的“这次大迁移”是指(_____) (2分)

A.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B.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11.(2020·云南昆明市·八年级上期末)背诵积累。(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山共色。 (吴钧《与朱元思书》)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⑤烈士暮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

⑥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12.(2020·安徽八年级上期末)综合探究(4分)

2020年新年来临之际,希望中学八(1)班准备利用周一下午班会课的时间,在本班教室举办“新年读书会”活动。假如你参与这次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读书活动拟写一条标语:________________。(1分)

(2)下面这段文字是小明在活动中的发言稿,其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助他修改。(2分)

①阅读课上,我们对《海伦·凯勒传》展开讨论,感触很多。②谁能相信一个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外语呢?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④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呢?⑥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海伦凯勒的这种精神将伴随着我,激励着我战胜困难的动力。

a.第③句应把“_____________”一词改为“_____________”

b.第⑤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班长让你代表全班同学邀请语文老师张老师参加此次活动,你该怎样邀请张老师呢?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_______________。(1分)

阅读理解(48分)

(一)(2020·湖北丹江口市·八年级上期末)阅读古代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3.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作于唐朝“安史之乱”之时,集中表达了诗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情感。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C.这首诗的颈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欣喜愉悦之情,尾联则写出了诗人忧愤之深。

D.这是一首五言律诗,感情强烈,情景兼具,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14.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3分)

(二)(2020·山东聊城市·八年级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4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宋昭公出亡,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得反国。

(选自《新序》)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衡于虑

(3)至于鄙 (4)卒得反国

16.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

17.(甲)文中列举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2分)

18.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宋昭公“离国家失社稷”的原因。(4分)

(三)(2020·江西南昌市·八年级上期末)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8分)

看火车

①下午,我和狗子、保家、爱军四个人一起悄悄地溜出村子,然后一路小跑,直到我们经过另外一个村子霍家坪,才放慢脚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我们不能让村子里的人发现,不能让任何一个同伴发现,因为这个下午对我们来说,是完全应该载入史册的一天——当我们走了整整两个小时弯曲的山路之后,我们在三阳川的渭南镇看到了我们向往以久的火车。

②第一次知道火车,是在一个深夜。那夜,我恰巧和祖母住在一起。可能是半夜两点多吧,叔父背着一个背篓,回来了。祖母急忙下炕,给叔父收拾吃的去了。而我,一个才六岁的孩子也被惊醒了。我一看久别两个月的叔父风尘仆仆地坐在炕沿边,就再睡不着了。叔父给我讲了出门的一些经历——其中让我最觉新鲜的,就是叔父花了三毛钱,从很远的地方坐着火车到了山脚下的渭南镇。从此,火车就像一个魔术师的手,弄得我心神不宁——其实我并没奢望自己能坐上火车,只要能看看它奔跑的样子,也就心满意足了。是啊,看一看火车,是我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从生在杨家岘这个小村庄开始,我就没出过远门。最远的一次,也就是去了一次三阳川,一个比我的村子略微好一些的地方。于是,我就把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告诉给了我的三个好朋友;于是,也就有了我们秘密出村的那个下午——当我们到了渭南车站,好像是下午四点多。

③小心翼翼地进了火车站,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里坐下来,我们就等着有一列火车能够驶入我们的眼帘。可是,当我们苦苦地等了多半个小时,才有一趟货车驶来了,好像是拉煤的,脏兮兮的,一点也不好看,还有一路的灰尘跟着火车在飘飞。可以说,这无异于渴望已久的漂亮姑娘居然以很丑的样子出现在眼前,让人备感失落。我也就在那个下午突然明白,任何美好的事物在到达内心之前,其实都要走上一段很长很长的路,从而产生一种极为美丽的等待之苦。比如我们期待驶入我们眼帘的第一列火车。但我们没有罢休,并且下了决心,宁可不回家也要看一趟坐人的火车,看一看究竟是穿什么衣服的人坐着火车来来去去地经过祖国的南北大地。

④终于,不到十分钟,来了一趟火车,确实如我们所愿的是一列客车。更让我们兴奋不已的是,它居然就停在我们的眼前,停在西北大地上这个小小的车站上。这也就是我后来所知道的列车在单行道上的会车。火车一停下来,我们就欢呼起来。我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怕,躲得远远地,我看见车里的人来回走动着,有喝水打牌的,有抽烟睡觉的。至今我还记得,那趟火车某个窗口边上的一个中年男子,他总是冲着我们几个笑。我知道他是笑我们的傻。傻,难道不是一种美吗?我现在真希望有人笑我傻,然而没有了。还得补充一句,火车启动时他打开窗户,朝我们挥了手。

⑤随着一声鸣笛,火车慢慢启动了,在我们内心的挽留下驶向了远方。热闹了几分钟的站台沉寂了下来。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我不知道火车最终要去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沿途会有什么样的景色,但我可以相信,一路走去,肯定很美,肯定要比我所生长的这个小村子美得多。

⑥后来,在我的百般纠缠下——八岁的我被叔父带着坐了一次火车,但远远没有我所想像的那么美好。是啊,少年时代美好的秘密,如果要想一直保留它天真的面孔,就永远也不要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

19.阅读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3分)

事情发展过程

未见火车

等待火车

看到心目中的火车

火车离去

人物内心变化

向往、不安

①____

②____

③____

20.“我”萌生“看火车这个秘密的愿望”的原因是什么?(3分)

21.品味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只留下我们四个人在空荡荡的站台上孤零零地站着,回想着已经远去的火车。

22.文章以“看火车”为题的作用是什么?(4分)

23.文章的题目是“看火车”,可是结尾为什么还要写“我”坐火车这件事?(4分)

(四)(2020·广东清远市·八年级上期末)(10分)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

郭震海

①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事物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

②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③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烫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出高纯度的器具。这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工匠精神”。

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风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坪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

⑤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是一种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心,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

⑥“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事物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

(节选自《人民日报》)

24.下列对于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②段引用“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为了形象地证明一些违背规律的速成的危害。

B.第⑧段运用了引证法、例证法,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强调它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C.第④段连举两例,很有说服力地证明了“工匠精神”对于高精尖技术和产品的重大意义。

D.全文思路清晰,从崇尚速成的现象引出对其危害的分析,进而论述了“工匠精神”的重要,最后呼吁要发扬“工匠精神”。

25.下列事例不符合“工匠精神”的一项是(3分)

A.一把日本武士刀打造要经过15个人花费半年时间全人工打造,每个刀匠每年的精力仅够打造12-20刀,在打造过程中如产废刀,宁愿销毁不卖,绝不以次充好。

B.经过一次次改良,有悠久历史的意大atestoni皮鞋鞋面能防水,鞋楦却不会凝聚水份,因而一直以来都受到世界成功男士们的青睐。

C.每一款香奈儿2.55经典手包都需要6个工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花费10小时,经过裁剪、贴合、缝纫、拼接、包装等整整180道工序才能完成。

D.一块瑞士名表的机芯里,成百上千个件最后都要集中在一块两寸照片大小的表壳里,最小的零件只有一毫米长,最复杂的零件要一周才能制作完成。

26.联系全文,说说应当如何理性地看待“速成”? (4分)

写作(60分)

27.(2020·山西运城市·八年级上期末)按要求作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鱼儿以海洋为舞台,搏击风浪;鸟儿以天空为舞台,振翅高飞,而我们也在生活这个绚丽多彩的大舞台上展示着才华,展示着青春风采,展示着朝气蓬勃,我们是这个舞台的主角。

请以“我的舞台我做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不少于600字;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部编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专题

(分值:150分,时间:120分钟)

(共42分)

1.

【答案】B

【解析】

寒噤(jìn), 襁褓(qiǎng)。故选B。

2.

【答案】C

【解析】

A.锐不可挡——锐不可当;

B.躁热——燥热;

D.交头结耳——交头接耳;

故选C。

3.

【答案】D

【解析】

A.摩肩接踵: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使用恰当;

B.殚精竭虑:形容用尽精力、费尽心思。使用恰当;

C.自出心裁:出于自己心意的创造和裁断。使用恰当;

D.摧枯拉朽:指将已枯朽之事物加以摧毁,比喻摧毁虚弱势力极为容易。不合语境,使用有误;

故选D。

4.

【答案】A

【解析】

B.新闻的写法以叙述为主,兼或有议论、描写、评论等,“只能用记叙手法,不能用议论手法”说法错误;

C.“温柔地”是状语;

D.《与朱元思书》“书”是“书信”的意思。古代书信又称信札、尺素、书函、书简、书札等;

故选A。

5.【答案】D

【解析】

D.有误。搭配不当,“降低”不能使用倍数,将“一倍”改为“一半”。故选D。

6.

【答案】A

【解析】

②中的“行道树”与“马路上”紧密承接,应为首句。④中的“落叶”紧承②中的“树木”,应为第二句。③中“小色块”指的就是④中的“落叶”,应为第三句。①中的“气氛”是由③中“小色块”点缀出来的,应为第四句。⑤是总结句,应有第五句。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②④③①⑤。故选A。

7.

【答案】A

【解析】

B.“是事物外表的迷人美丽,还是出于自己直觉的驱使”属于选择疑问句,所以只在句末用问号。

C.“史记”是一部书所以应该用书名号。

D.当连续的两个数词表示估计时,中间不用顿号,所以将两个顿号删去。

故选A。

8.

【答案】A

【解析】

A.“这种幼虫在树干中往里钻,一边挖洞,一边把挖出来的东西吃掉”这句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的修辞手法。故选A。

9.

【答案】B

【解析】

B.“味道鲜浓”是主谓短语;故选B。

10.

【答案】杨柳天牛 小甲虫 小麻雀D

11.

【答案】风烟俱净 芳草萋萋鹦鹉洲 大漠孤烟直 几处早莺争暖树 壮心不已 甲光向日金鳞开

【解析】

“俱”“鹦鹉洲”“莺”“鳞”“溪”“暮”“拂”是此题中的易错字词,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12.

【答案】(1)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2)a.果然 竟然B.将“激励着”改为“成为”,或者删去“的动力” (3)张老师,您好!我们班准备在周一下午班会课时间,在本班教室举办“新年读书报告会”活动,想邀请您请参加。您有时间吗?

13.A

14.国家残破(忧国);惦念远方亲人的安危(思家)

【答案】

15.(1)选拔、任用 (2)同“横”,梗塞、不顺 (3)边境(边远的地方) (4)最终(终于,最后)

16.(1)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

(2)朝内朝外都不能使我听到我的过失,因此到了这个地步!

17.连用六个名人的事例是为了举实例说明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之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也从正面论证经受磨炼的好处。(运用举例论证,意在说明人要成大器,担负重任,必须经受磨炼)。这就为下文进一步论理尊定了坚实基础。

18.“谄谀者众”;无“法家拂士”。

【答案】

19.①恭敬、失望 ②兴奋、胆怯 ③不舍、失落

20.叔父花三毛钱,能从很远的地方坐火车来到渭南镇的经历,让我对火车充满了美好的想象;渴望看到火车奔跑的样子;是一个乡下少年对远方的向往。

21.运用环境描写,渲染站台沉寂的气氛,烘托出我们四人失落的心情。

22.以“看火车”为题,交代叙述的事件,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23.坐火车时的感受同看火车的感受形成对比,突出了看火车时感觉的美好。凸显文章的主旨:少年的往事,往往因其朦胧的面纱,而保持着美好和天真。

【答案】

24.A

25.B

26.一方面,在办事讲效率的现代社会,随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速成;另一方面,违背规律一味追求速成,多是以牺牲质量或成效,乃至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因此,不宜急于求成,应当涵养工匠精神,追求卓越。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