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巴金在上海的寓所里,以自己家族为原型,奋笔写家族小说《家》。
书中高家的长房长孙“高觉新”的原型,就是他的大哥。
巴金在书房里写到第六章时,突然收到四川来的紧急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短:大哥自*了。
一、巴金和他的代表作之一《家》年轻的巴金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写完了这本小说。
从1929年到1937年中,他又创作了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另两部(《春》《秋》),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
他以独特的风格和丰硕的成果,令人瞩目,被鲁迅评价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
巴金1931年写《家》时,把家族故事设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1920年冬至1921年(秋)间,在新思潮的影响下,长期在封建羁绊下生活的青年们不断觉醒,不断反抗,主要体现在民主科学思想与封建专制、封建迷信的矛盾斗争中。
他自己说:“我不是为做作家才来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
“书中人物都是我所爱过和我所恨过的。许多场面都是我亲眼见过或者亲身经历过的。”
书中的人物和故事,他信手拈来,超过30万字的篇幅,一共写了40章。
《家》脱稿后,迅速奠定他文学界的地位,直到现在,文学界有“鲁郭茅,巴老曹”的美称。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六位文学大师,是现代文学泰斗式人物。
二、巴金入选中小学课文的文章《海上日出》:1927年1月,23岁的巴金从上海踏上法国邮船“昂热号”,去巴黎留学。他将沿途的见闻写成《海行杂记》一书,于1932年出版。《海上日出》便是其中的一篇。文章分别描写了天气晴好、白云飘浮和薄云蔽日三种不同自然条件下的海上日出奇观,文字简洁,写的传神。
《鸟的天堂》:1933年4月,广东新会(今江门新会区)西江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洪有北上进行教育考察,5月底经过上海时约同巴金一起回新会。巴金想“到另一些未曾有过我的脚迹的地方去”,并看看一班献身教育事业的青年朋友。5月31日,巴金同陈洪有一起到西江乡村师范学校,先在学校住了3天,随后就到新会县城近郊的天禄、天马、茶坑等乡村游访了3天,后在新会坐当时新宁铁路的火车到台山公益住了一晚,6月7日傍晚回到西江师范学校参加座谈会,9日当晚离校返穗,在那里逗留了10天。巴金回到上海后,怀着这种心情写成了《鸟的天堂》这篇优美的散文,记述了这段愉快的旅程。这篇散文最初发表在《文学》季刊(1933年8月1日第一卷第2号)上。由于当时中国处于动荡的年代,名家笔下描述的这一方乐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和向往。
《春蚕》:解放后,巴金用饱含深情的笔触记叙了母亲为供儿女读书而辛苦养蚕的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限爱意和怀念之情。
《给家乡孩子的信》:1991年5月15日,87岁的巴金收到家乡孩子们四十封来信,抱着病体,他在回信中给家乡孩子讲述人生的意义,如“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为孩子们的人生航程指路,但愿能成为孩子们的精神坐标。
《索桥的故事》:清嘉庆八年(1803)五月十五日,渡口翻船,一百余人葬身鱼腹,如此惨状,令私塾先生何先德夫妇坐卧不安,他们再也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再次发生,于是决心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修建桥梁,这座桥就是位于都江堰鱼嘴分水堤之上,横跨内外两江的安澜索桥。抒发了对“更美,更好”的东西的赞美与向往之情,表达了自己对“那对夫妇的心”的敬意。
《灯》: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同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艰难的时刻,国家和民族处于重重的灾难之中。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巴金于1942年2月在桂林写下这篇散文,并于当月编入散文集《废园外》。他在该集的《后记》中说:“这些天里,笼罩在太平洋的暗云紧紧地压住我的心,一定是它做了火种。我听够了叹息和疑虑的询问,我看够了报纸上那些可怕的标题。我的心反抗着,我的信念坚执着。”
《小狗包弟》:《小狗包弟》这篇“随想”,是《随想录》的第三十六篇,发表于1980年1月4日,距离巴金动笔写作第一篇《随想录》(1978年12月1日)已经有一年零一个月的时间。巴金选择了自我忏悔的形式,从反省自己的软弱开始,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惨痛教训,逐渐进入对全民族的灵魂的拷问。
《日》《月》:创作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抗日战争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光明被黑暗所取代,和平被屠*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因此作者创作了这两首诗,赞美那些为追求光和热而不惜牺牲生命的人。这两篇散文小品收录在他的散文随笔集《龙·虎·狗》中。
《我们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1952年春,正是抗美援朝之际,巴金随文艺团体到朝鲜前线参观访问、体验生活,写了一些散文,收在他的《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本文是其中的一篇。据说发表时,彭德怀看到文章后写信给巴金提出修改意见:“巴金同志:‘像长者对子弟讲话’一句改为‘像和睦家庭中亲人谈话似的’。我很希望这样改一下,不知允许否?其次,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把我写得太大了一些,使我有些害怕!”
这篇初中课文,据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的语文课本,荷歌没有见过。
《鸣凤之死》:见高中语文实验课本《文学读本》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课文较长,七千多字,节选自巴金长篇小说《家》第26章,标题是教材编写者加的。
《门槛》:巴金译屠格涅夫的作品,见1997年版供“两省一市”实验用的《语文》第三册和2000年版供全国用的“试验修订本”《语文》第三册。
三、结语精读巴金的散文,可以提升写作能力。
巴金的散文艺术特色非常突出,在平铺直叙中,感情真挚;在谋篇布局中,层次简洁;细腻描写中准确生动。
《灯》《鸟的天堂》《海上日出》莫不如是。
巴金的小说《家》更是值得精读。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深受古典文学的影响,写出这样的家族小说,是现代作家学习的典范。
从陈忠实《白鹿原》到毕飞宇《平原》等,莫不是从家族小说中汲取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