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当年唯一的武装直升机,全都在北京军区,还只有8架
也就是说,即使不考虑海空军差距,我军将陆军部队投送上岸,也是没办法打赢当时的台陆军的,别的不说,人家至少有高级火控系统的二代坦克就有500多,自行火炮数量别说和两个军区了,比解放军全军还要多,防空兵力更是解放军所不能比的;至于说很多人天天关心的武装直升机嘛,台军的AH-1W已经遍布全岛了,我军的武装直升机大概就只有集中在北京军区的那8架小羚羊;唯一可以安慰的是,解放军步兵部队的队属炮兵火炮数量,要比台军多(但是仅限于步兵师一类单位,坦克师/旅还是台军强),从装备来说,陆军实际上的差距,丝毫不比海空军更小。
当然,有人要自我安慰的拿士气拿军民关系说话,那么96年的解放军又是什么情况呢:军队经商还没完全停止,受到经商的影响,腐化之气盛行,作训不务正业,军地军民矛盾频发,解放军事实上处在最危险的时候,军队风气,士气以及军民关系建设,实际上要到98年才重回正轨;反而是对面的台军,随着90年代初戡乱戒严的结束,以及本土化思潮的渐起,台军正处在其士气的高点上。
试试可以,但不能当一种长期的手段
算下来,说96年的时候我方一无所有,占尽劣势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在这种条件之下,咱们当年的作战预案,实际上也没对两岸统一做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毕竟当年
唯一可行的投送方式就是动员大量民船,然后千军万马过海峡送40万严重缺乏火炮与装甲车辆的轻步兵上岸,但这在准备充分,占据质量数量双重优势的岛上守军面前,显然绝无胜利可能(所以也就被否决了)。
所以我们当年的目标,实际上还是局限在各种离岛,也就是围绕金门马祖的争夺,将福建周边的岛屿先收回;别看这几个小群岛,当年我军想收回这几个岛那可能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少;金门岛上当年有4个重装步兵师,掌握海峡控制权的台军还能源源不断提供增援;要拿下这些完全摩托化的,拥有坦克和大量身管火炮的部队,我军要准备数个集团军级的兵力才能够啃下,而如果我们不能快速的拿下金马,那么随后而来的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必然会让我军失去台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从而遭遇重大失败。
而即使夺岛成功,后续的政治影响也依然是我们所不愿意面对的;对于对岸来说,原本是个包袱与顾虑的福建省已经完全拖离,本岛可以无所顾忌举行公投完成改名和独立;而美国为首的西方随战事而来的严苛封锁与制裁,也会是当时的我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所难以承受的;更别说我国新世纪头10年的高速发展,实际上高度依赖于入世之后的出口,而当年如果真的采取武装行动,入世进程毫无疑问会推迟,在新世纪我国又如何在严密封锁下快速发展经济,那也是个问题。
这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在1996年时真的采取大规模行动,必然无法令台岛回归,而只能将有限的军事力量投入于夺还金马,但是这场夺岛作战,依然会应为尚且有强大实力的台军的防守,以及我军当时贫弱的进攻能力而付出很大的代价,最终不管是否能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在政治上都会因为台当局甩掉包袱,以及西方世界的制裁而失败,咱们也是最终不得不选择隐忍退让,来换取将来彻底成功的可能性。
这种场面,怎么都得等到2008年以后了
当然,时间进入25年之后,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了,随着新世纪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工业能力的进步,军事建设也走入了正轨,海空军先后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里完成了赶超,之后迅速拉开了优势,到目前已经是亚太地区的第一大力量;而随着以火箭军为核心,以海空军多兵种为支柱的远程火力战体系建成,我军在周边2000千米范围内都有了绝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美军也已经被迫撤出第一岛链,并失去了以军事介入手段,改变海峡局势的可能性;现在,主动权完全在我们的手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