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和4月26日,上证指数在两个交易日连续向下突破3000点和2900点整数关。截至4月26日收盘,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挫20.7%,深成指下挫31.3%,创业板指下跌35.28%。
市场分析称,悲观预期很大程度上在股价中得到体现,市场政策底已经非常明确,过渡到市场底的确认需要时间,预判“二季度磨底,三季度有机会”,短期波动风险仍需要关注和防范。
政策持续释放利好
在市场持续下跌之际,政策利好消息不断释放。
4月2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提升金融机构外汇资金运用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2年5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9%下调至8%。
4月26日,人民币汇率贬值趋势放缓,甚至出现短暂拉升迹象。A股市场的恐慌情绪和悲观预期有所缓解。
当天A股开盘前,央行罕见就股市波动发表了看法,监管层对股市的关注度已在提高。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经济内生增长潜力巨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实质性进展。
此外,国务院也在4月25日发布了促消费政策,稳定市场预期。
4月26日尽管A股市场再次走弱,但相对4月25日而言,市场悲观情绪总体有所缓解。
上市公司集体回购
4月25日和4月26日晚间,上市公司展开集体回购或增持行动。
沪深两市包括豪悦护理、东山精密、金博股份、赛福天、苏泊尔等众多上市公司披露拟回购股份。
基金公司也加入自购行列。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年内已有63家基金公司自购,合计自购114次,自购总金额达18.84亿元。
4月25日晚间,明新旭腾、南钢股份、江苏新能、齐鲁华信、赛福天、晶丰明源、川能动力、东方通披露增持计划。
截至当晚,今年以来共有98家上市公司抛出*增持计划,涉及185位公司控股*、实控人或高管,累计增持金额下限达63.23亿元。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案例增加主要基于两点原因,一是部分公司股价已经跌入价值区间,属于长期配置资金入市的合适时点,因此产业资本增持规模开始放大;二是上市公司回购有助于呵护市场信心,保护存量投资者的权益。
此外,市场不断传出利好新闻。4月18日-24日,347家深市公司披露一季度业绩,184家为创业板公司,163家主板公司。其中,251家营收同比增长,占比72%;285家净利润为正,实现盈利,占比82%。截至4月25日,共有699只个股获陆股通增仓。
市场整体处于筑底过程
大盘跌破3000点,权威财经媒体集体喊话。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等四大证券报均在头版发声力挺A股。
4月26日,上海市证券同业公会、期货同业公会、基金同业公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上海证券期货基金行业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发展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针对大盘向下突破3000点的趋势,有机构分析其原因时表示,结束了连续四个月回升之后,经济先行指标回落至荣枯线下方。在此之下,经济增长的压力依旧对市场有抑制,在政策托底以及货币宽松周期的支撑下,市场整体还是震荡筑底的过程。短期人民币大幅贬值、美联储加息预期下美股大跌,短期指数重心继续走低。
粤开证券表示,当下市场处于盈利下行阶段。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仍处于低位,徘徊在2.7%-2.8%之间,所谓拳头不能打在棉花上,在疫情好转之前,政策的实施也会把握节奏。因此A股仍处于磨底期。
4月26日早盘后,中信建投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策略官陈果作出最新判断,“市场在跌破2900点后出现企稳迹象,综合评估看,2900点附近就是今年的黄金坑。”
文/本报记者 刘慎良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 统筹/余美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