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六要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27 10:53:15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六要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1)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球位于太阳系中,绕日公转轨道位于金星与火星之间。

注意: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或类地行星与巨行星之间)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

(1)普通性

八大行星距日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虽各具特色,但十分相似。

(2)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外部条件:①太阳光照条件稳定;②宇宙环境安全。

自身条件:①适宜的温度(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周期适中);②有液态的水(原因同上);③有适于生物呼吸的空气(地球的质量、体积适中)。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全球的热量平衡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可直接用太阳能发电,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的太阳能。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例如世界许多地区年降水一量的变化,与光球层的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2)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色球层的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电离层,引起扰动,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

(3)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活动增强时,产生"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4)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现象。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考点6:理解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进行周年移动(记住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他日期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并引起昼夜长短和正午高度的变化,从而产生四季和五带。太阳直射点移动情况如图: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六要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2)

注: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南北回归线的度数变大,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考点7:理解昼夜更替和地方时产生的原因,能够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1)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2)昼夜交替和地方时产生原因都是地球自转。

(3)所求区时二己知区时士时区差(同侧号数相减,异侧号数相加)

北京时间 = 东8区区时 = 120°E的地方时

考点8:了解四季更替的现象,解释四季形成的原因

(1)四季更替赤道两侧的低纬度地区全年皆夏,极地附近的高纬度地区全年皆冬,季节更替不明显。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最大,昼夜长短的变化也较大,且二者同时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单位面积上获得热量变化最大,四季更替最为明显。

(2)成因: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

考点9:知道地球的圈层结构,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慢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考点10: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了解岩石圈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1)岩石圈由各种岩石组成,岩石按成因分三大类。

岩浆岩:包括侵入岩(如花岗岩)和喷出岩(如玄武岩)

沉积岩:如砾岩、砂岩、页岩和石灰岩。

变质岩:如大理岩(石灰岩变质而成)、片麻岩(花岗岩变质而成)、板岩(页岩变质而成)。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六要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考点11:了解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1)褶皱:分为背斜构造和向斜构造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六要素,影响环境人口容量最重要的因素(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