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的客体是自然界吗

首页 > 上门服务 > 作者:YD1662023-06-28 21:54:52


原创 中国社科马克思主义 2019-06-27 14:43:12

实践的客体是自然界吗,(1)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做出“坚持实干兴邦”的重要论断。什么是实干?实干是指秉持饱满的奋斗热情、依靠诚实的劳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践。在理论渊源上,“实干”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现实意义上,实干具体体现为实践的积极状态,强调实践过程中“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突出强调实践目标的有效实现,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实干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生产资料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实践活动主要有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方式。人类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是实践活动最基本的方式,即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人类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维持着自身生存的需要,并为其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进步奠定一定的基础。当然,这里的物质生产资料伴随着历史的进步,逐步扩展为“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人类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是生存,那么,要生存就要依靠实践。只有依靠实干才能为人类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能增进人类共同利益,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推动人类不断走向文明和发展。

通过实干才能完成社会发展变革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客观、自觉、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称之为实践。实践的客观性、自觉性与动物的本能性形成了鲜明对比,这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时指出,“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是变革性的活动,是批判性的活动,是促进社会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

**指出,“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艰苦摸索和曲折实践,我们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代,迈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长征之路”。重申和强调实践的重要价值,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更进一步揭示了实干与社会变革发展的必然联系。他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担负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任务,只有通过实干才能抓住机遇、赢得主动,全方位、深层次地改造世界,创造性、变革性地开创未来,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

实干是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唯一方法

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是历史的、客观的,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总的来说,实践是推动人类走向文明、实现自由和解放的过程。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客体可以是自然界、人类社会,也可以是人本身。实践的目的除了能够改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外,也可以改造人类本身。革命性地改造人本身即是推动人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进步,实现自我超越和自我解放。因此,实践是自我实现的活动。“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特别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要实现自我的发展,要想获得幸福美好的生活,要想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等待、幻想都不行,就要靠实干,只能通过每一个人的努力奋斗、踏实工作、辛勤劳作才能够得以实现。而以上美好目标和愿景的物质条件与技术基础就要依靠实干来创造。**始终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实干不是简单的劳动,而是超越过往机械的、重复性一般状态的劳动;而是将“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的积极、乐观、向上状态植入到枯燥、乏味、艰苦具体劳动中,从而实现创新性劳动实践活动;同时,实干是秉持拼搏、奋斗、创业、企业家精神的先进性劳动。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它不仅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帮助人们改造世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而是要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实干兴邦”所彰显的马克思主义实践品格,在新时代将具体化为实事求是的务实工作态度,将通过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责任落实的工作方法,在不断克服主观主义、形式主义等不良工作作风中得以实现。“面向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机制研究——基于以劳模精神为载体的视角”(18YJC710029)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黄帅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学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